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官风采 > 法官出镜
“法官妈妈”尚秀云
  发布时间:2011-11-16 16:58:05 打印 字号: | |

尚秀云是我国第一代从事少年刑事审判的法官,从19879月至今,24年来她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始终坚持宪法原则,坚持司法公正,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寓教于审、惩教结合”的原则,依法公正高效地审理了近千件未成年刑事案件,共判处未成年犯1100人,有270人判处了非监禁刑,其中有24人考上了包括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在内的大专院校,有100多人考入了各类专业学校,有8人因确有突出的悔改表现而减刑,利用“判后救助基金”救助流浪、残疾、失足少年10余名,其他人也都自立自强,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重新犯罪率仅为0.8%。被她那母亲般的情怀,教育感化的失足少年重归人生正路,众多因子女犯罪而深陷痛苦的父母重燃希望之光,失足少年都发自内心地称呼她为“法官妈妈”。她在审判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和探索出的有效做法,不仅赢得了同行的普遍尊敬,更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评价,被人们誉为“一身正气的女法官,重塑灵魂的工程师”。

 

 寓教于审,让罪错少年迷途知返

 

少年审判与普通刑事审判的重要区别,在于侧重庭审的教育作用。尚秀云十分重视“寓教于审”工作,在庭审中特别设置了法庭教育程序,将庭审过程变为对少年被告人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使其深刻认罪悔改的特殊课堂。

17岁的少女小丽,因盗窃被起诉至法院。通过社会调查,尚秀云了解到,小丽系违规超生的孩子,父母为逃避处罚,将襁褓中的小丽送与他人抚养,直到八、九岁时才将她接回家中。童年被“遗弃”的遭遇,使小丽对父母心怀怨恨,身边虽有两个品学兼优的姐姐,她却我行我素,从不主动与家人交流。初二时,小丽因沉迷网络而经常旷课,父母给她下过跪,也曾用麻绳鞭打,都无济于事。后小丽偷拿家里4000元人民币,离家出走跑到北京,钱花光后,身无分文的她又不愿回家,便把手伸向了大学教室里的财物。

经分析,尚秀云认为自幼缺乏对父母的亲情依恋和对家庭的归属感,是小丽犯罪的主要原因,如果简单的轻判了之,而不解开小丽的心结,她很可能会重蹈覆辙,便决定将化解小丽与父母的感情隔阂作为对她教育、挽救的感化点。

庭审前,尚秀云多次与小丽父母深入交流,指出其教育方式的失误,并让他们准备了一封情真意切的致歉信,在法庭上宣读。庭审中,尚秀云进一步发挥公诉人、辩护人、法定代理人的作用,共同对小丽进行了法制、道德、亲情和人生观教育,使其内心的坚冰初步消融。庭审后,尚秀云还邀请心理专家对小丽及其父母共同进行心理疏导。让小丽父母讲述了当初迫不得已将小丽送给他人的痛苦和无奈,及小丽被羁押期间父母日夜对她的牵挂,使小丽体会父母对其难以割舍的亲情。尚秀云准确地把握住了小丽的心理脉络,一句句富有启发性的话语犹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了小丽的心田。小丽含泪向父母倾诉了真实想法。父母惊喜地说:“以前打得再狠都没见俺三妮儿掉过一滴泪,多亏尚法官,让我们听到了孩子的心里话。”

综合案情,合议庭决定对小丽从轻判处并适用缓刑,还特意选择在她十八岁生日当天宣判,在法庭上为她举行了一次特殊的成人礼,并送上了精心制作的法官寄语,当小丽听到妈妈说“我们已经准备好,迎接一个崭新的你回家”时,亲情长期受到压抑的小丽痛哭着扑进了妈妈的怀抱,小丽父亲激动地说:“多谢尚法官做了这么多工作,让俺们一家不光人团圆了,心也团圆了。”经过两年来不懈的跟踪帮教,小丽已考取了一所职业学校,还加入了共青团。两年前那段让她难以忘怀的经历,真正成为引导她寻找正确人生方向的航标。

 

 

 创设U型法台,法庭变“课堂”

 

如何通过司法审判,让迷途少年重获新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是尚秀云心中始终的牵挂。结合多年审判经验,尚秀云和少年法庭的同志们积极探索,不懈追求,逐步摸索出一套注重疏导、对症下药、寓教于审、惩教结合的工作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尚秀云根据少年法庭审判的对象是成长中的未成年人、多为在校学生的特殊性,在审判台的设置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将少年法庭变为挽救失足少年的课堂。法台设计成一个英文大写的“U”字形,色彩是天然木质暖色,黑色囚笼式的被告席被样式精巧的课桌、课椅所代替。“U”字形的设置,好像是对未成年被告人敞开的怀抱,半开口的椭圆法台使法官、公诉人、辩护人、法定代理人、帮教席处于同一水平面,象征着审、控、辨在法庭上对未成年被告人的教育形成合力。失足少年面对亲人和老师,听着他们情真意切的倾诉,心灵往往受到强烈的震撼,纷纷表示要认真反思过去,痛改前非,收到了显著的审判效果。

尚秀云创设了“判后十日悔罪书”和“缓刑接待日”制度,对270多名被判处非监禁刑的失足少年,尚秀云为他们联系落实接收监管单位,建立帮教档案,并定期回访,及时帮助解决他们改造中的问题。“尚妈妈”手头还有一个小本子,上面是这些缓刑少年犯的生日,到这一天,她就会打个电话给这个孩子,在祝贺他生日的同时,询问学习和思想改造情况,鼓励其继续进步。在这种无微不至的关爱下,很多少年犯对尚秀云也给予最大的信任,跟父母不愿说的话,也要讲给“尚妈妈”听。

尚秀云的努力换来了社会对教育、帮助、挽救失足少年的理解和支持。在她的努力下,全区所有职业高中先后与海淀法院少年法庭签订了普法共建协议。尚秀云法官先后担任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八一中学、鸿雁打工子弟等多所学校的法制校长,并担任中关村街道、西三旗街道、海淀街道社区“家长学校”的辅导员,她以《让法律成为我们的信仰—我以守法为荣》、《让法律的阳光照亮每个孩子的人生的前程》、《走进孩子的心灵—争做教子有方的合格家长》等为题讲授法制课200余场,听众10万余人,受到青少年和家长的广泛好评。

 

 

 

 将毕生精力,献给挽救失足少年

 

少年法庭依法判处的轻刑较多,有的家长总希望能够“花钱减罪”,少年法庭的法官在廉政工作上面临着特殊的考验。熟悉尚秀云的人都知道,从事少年审判24年来,送礼说情的事在她面前注定要碰钉子。办案中,她对每个失足少年都秉公执法、一视同仁。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信中这样写道:“在国外留学生和外国人眼中,有些人对我国司法人员存有错误的认识,说不送礼难办事,我是一位少年犯的家长,我的孩子犯了罪,我一没托人,二没送礼,但海淀法院少年法庭的尚法官却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挽救了他。一年来,她坚持走访教育我的孩子,可却连我家的一口水都没喝过。我一定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他们宣传我国的司法公正、法官廉洁。”

这些年来,尚秀云法官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未成年人刑事工作和法制宣传工作中去。她撰写的论文《“寓教于审”在未成年人刑事审判中的应用》、《从家庭、学校、社会聚焦未成年人犯罪??100名在押未成年犯的调查报告》等获北京市少年法庭论文评比一等奖和优秀奖。她所著的《法官妈妈给父母的90个建议》一书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自1998年以来,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提出了“挽救失足少年是特殊的希望工程”“尽快为网络立法,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等30余件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议案、提案和建议。其中,关于“少年法庭”应在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予以定位等多项建议被采纳,并写入这部法律。

如今,尚秀云仍在少年刑事审判第一线积极地探索着。谈起今后的愿望,她深情地说:“挽救一个失足的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挽救失足少年是我终生热爱的事业,我将为让每个失足的少年都拥有美好的人生而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韩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