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苑文化
从惩罚到矫正:监狱的文明进程
作者:秦鹏博  发布时间:2019-11-25 10:12:38 打印 字号: | |


在世界最大的电影数据库——亚马逊公司旗下的互联网电影资料库中(Internet Movie Database,简称IMDb),评分最高的作品是1994年由蒂姆·罗宾斯主演的影片《肖申克的救赎》。《肖申克的救赎》超越《教父》被誉为世界“影史第一”,这段基督山伯爵式的越狱复仇故事,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40年代美国监狱的生活场景:高墙电网之下会有食堂、图书馆,铁窗生涯之后会有“中途之家

电影里的食堂、图书馆、“中途之家”、狱外劳动都是监狱自诞生以来,历经千年多次监禁制度改革、刑罚思想变革和监狱建筑样式更迭的成果。本文所称的“监狱指关押一切犯人的场所,包括监狱,看守所,拘留所等。那么是谁创造出了监狱?监狱刚出现时是什么样子?现代化的减刑假释、社区矫正制度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一、从“皋陶作狱”到“沈家本修律”,中国古代监狱的诞生与发展

上古时代,帝尧任命皋陶掌管刑法。皋陶以正直闻名天下,独角兽獬豸治狱,帮助尧和舜推行五刑”、“五教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我国古代官僚建制初期,分工尚未细化,司法官员常常兼任执刑官、典狱官,这些使我国古代刑制与狱制具有了形影表里的关系。监狱作为司法官署的附属物,执行刑罚、建造监狱的任务自然也落在了皋陶的肩上。

皋陶画地为牢,建造了一种圆形土墙监狱,称为“圜土”。古代的牢狱也称狴犴,狴犴形似虎,为显示牢狱的威力,常在狱门画上狴犴。据《通俗演义》记载,青铜时代的监狱有不同的称呼,“夏曰夏台,殷曰羑里,周曰囹圄”。周文王姬昌,是商末周族领袖。姬昌广施仁政,引起殷纣猜忌,被纣王囚禁于羑里(河南汤阴县北)。姬昌被囚七年,将伏羲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著成《周易》一书,于是羑里便成为《周易》的发祥地。汤阴境内的羑里城,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有址可考、有史可据的第一座监狱所在地,更是世界上遗存最早的国家监狱。

我国古代的监狱不是一种执行机构,而是临时拘禁犯人的场所,徒刑一般不在监狱中执行。例如秦朝的刑罚多为劳役。秦朝以廷尉掌管刑狱之职,实行严刑峻法,狱吏得亲幸。秦始皇二十八年派遣囚徒三千人伐湘山树,砍光了整座山。秦朝的严刑峻法以及对于囚徒的任性无情,致使二世而亡,为后来的历朝历代狱政治理提供了一面镜子。

我国历史上统称为狱自汉朝开始,监狱的设置同样是在汉朝趋于完备的。司法机构针对犯人的不同,分门别类地设立不同监狱。例如司空诏狱,属宗正府,主要囚禁列侯二千石犯罪的官员;廷尉诏狱,属廷尉,汉时大臣有罪者多下廷尉诏狱;共工狱,属少府,入共工狱者要强制服劳役,制作兵器及纺织布匹。为了防止囚犯逃脱,监狱外墙周围堆起荆棘,监狱内外皆隔着一堵高墙。

汉以后,多承汉制,在北朝时期还出现过掘地为狱,称为土牢。唐朝时期,在武则天开元十一年设置“新开狱”或“例竟门”,有入狱者全部要被处置的意思。新开狱在酷吏周兴、来俊臣的掌管下,动用酷刑残害民众。甘肃敦煌石窟盛唐45窟西璧及55窟,生动再现了古代监狱构造和刑具的样式。拘禁与刑具的结合,形成了监狱法外用刑的专横制度,成为了历代狱政的最大弊病。

秦朝及唐开元年间的酷刑为后世所诟病,为清官正吏所戒断。如隋文帝初年,担任平乡县县令的刘旷,审理案件时以理服人,从不动用刑具,当事人双方皆心悦诚服地引咎而去。史书上称其治下的平乡县为:狱中无系囚,争讼绝息;囹圄皆生草,庭可张罗。

狱称监始于明代。山西洪洞县现存一座明代监狱,是明朝洪武初年建造,为我国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监狱。因该监狱门首有一座虎头像,俗称“虎头牢”。虎头像其实是古时狴犴的形象。到了清代,开始将监与狱相连起来,合称监狱。自此以后,监狱便成为一种固定名词。鸦片战争之后,修律大臣沈家本认为设立监狱的宗旨并非使人受辱,目的是感化教育。南齐的“上汤杀囚”、宋朝的瘐死囚徒、以及明代的厂卫特务监狱残酷暴戾,人民深受其害。沈家本熔铸东西,建议废止凌迟枭首戮尸刺字等酷刑,提出模仿西方整顿狱制被称为中国法现代化之

为了给予观众视觉化刺激,大多数影视传媒作品侧重于宣传中国古代监狱的残酷与血腥,忽略了古代监狱管理制度中礼法并用、宽严相济的人性化设计。

例如禁囚有限,狱勿淹留。每当寒暑之时,为了防止囚徒发生疫病,及时疏通监狱,对囚徒的监禁期限加以限制,避免狱案停滞不办,囚徒受久系之苦。再如男女异室,轻重异处。唐律规定男女必须分别关押,重罪犯与轻罪犯要分别关押。监禁期间进行劳役也分男女老幼、罪情轻重而有所区别。监狱要向罪囚提供狱屋、衣食及医药供给,寒者与衣,病者与药,准许家人探视。此外,还有“听妻入狱”、“保外调治”等人性化措施,为囚犯提供便利。

 

二、从“苏格拉底之死”到“周末监狱”:西方的狱制改革

西方监狱直到1718世纪监狱改革运动之前都十分黑暗,城堡、囚笼、地牢或矿坑,各个时代的监狱都以野蛮而闻名,死刑几乎适用于每一种犯罪。因此,西方监狱制度的现代化进程依赖于三方合力——刑罚理念的革新、监狱改革运动的兴起及新式监狱建筑样式的出现。

古希腊监狱用来关押奴隶、战争俘虏以及威胁统治者的犯人,现存于意大利首都罗马的科洛西姆竞技场遗址再现了西方古代囚犯监狱生活的原始形态,犯人们被关押在简陋的篱笆、荆棘囚牢中,被贵族们随意处置。监狱初期只是短期拘禁场所,囚犯们如果没有交纳赎金或者向统治者屈服,就会被处死或发配到战争前线。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因主张无神论,被雅典人以不敬神和败坏青年两项罪名把他送上法庭。苏格拉底被关押后拒绝悔罪,最终处以服毒自杀。当时苏格拉底的亲友和弟子们都劝他逃往国外避难,均遭他严正拒绝,当着弟子们的面从容服下毒药。苏格拉底之死是西方哲学史、法制史中的重大事件,侧面也反映出了西方古代监狱是临时拘役的场所,仅仅作为等待处刑的罪犯的收容箱.囚犯们的最终归宿往往是死亡,直到欧洲教会率先使用监禁代替肉刑和死刑,以“幽居”方式惩罚犯错的牧师。

近现代以来,西方监狱改革多以英国为借鉴,尤其发源于英国的监狱改革运动,更是让英国成为了西方监狱制度改革的模板。

中世纪时期,英国的多数监狱并不提供饮食,更没有食堂。衣衫褴褛、饥饿难忍的囚犯们透过铁窗、木门向临街走过的路人乞讨、卖艺获得食品和衣物,靠着路人的怜悯,他们才有可能活着熬过刑期。到了15世纪,政府建立了第一批矫正机构——教养院和习艺所。最简单的拘禁场所就是一个木笼,复杂的可能是一座砖结构的圆形房屋,拘留所和监狱的位置经常是靠近地方船厂、绞架、教堂或繁华的路口。

坐落于泰晤士河畔的伦敦塔,既是一座宫殿又是一座监狱,由“征服者威廉”在一处罗马建筑的基础上不断地扩建,这座声名显赫的监狱负责关押出身贵族的罪犯。伦敦塔内没有任何卫生设施和取暖设备,也没有床铺和被褥,囚犯们戴着重达十几公斤的镣铐生活。与中国不同的是,当时的西方监狱多为私人运营,管理者最关心的是盈利而非改良。

监狱人满为患,随着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英国政府面临着数千名犯人无地押解的困境。政府决定,在澳大利亚的流放地确定之前,使用旧军舰——改称囚舰,作为过渡时期关押犯人们的场所。英国议会与1776年通过一项法案,批准第一艘囚船投入使用,过渡时期长达百年,掀开了英国监狱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页。囚船最先设置在伦敦的泰晤士河边,犯人们带上镣铐被塞进船里,夜晚船盖被压条封死,犯人们伴随着蚊虫、疾病和暴力挤在狭小的船室之中。

1779年,议会通过一项《感化法案》,将犯人在囚船上服刑的时间缩短到一年。1783年,格罗斯特发布了一项报告称,上绞刑架的犯人数量与死于斑疹伤寒的犯人数量之比为1:3。《感化法案》的颁布,促进了监狱条件的改善。监狱的条件有所改善后,犯人可以把妻子、孩子甚至宠物带来居住。在英国,1792年之前犯人一直可以养狗。直到1814年,监狱里犯人养猪和家禽才被禁止。

1829年,英国才建立了第一支有正规组织的警察队伍,在此之前的执法者主要是由地方行政长官从社区雇佣的保安员,由保安员执行逮捕和轻微的惩罚任务。没有正规警察队伍的时候,地方行政长官和法官抓到罪犯的机会很有限。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政府通过悬赏吸引举报人,随着赏金制度的确立,民间出现了专门捉贼的人,这便是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赏金猎人”。

1857年,最后一艘囚船“防卫号”失火被烧毁,大批犯人被烧伤,被转送到陆地监狱之中。18世纪的英国监狱不是一个政府机构,而是一个政治闲职,都奖赏给出身名门的企业家,他们把监狱当做盈利行业经营。1859年政府全面接管了监狱,囚船彻底销声匿迹了,监狱的生活环境逐渐好转。

近现代刑罚与监狱理论的提出始于18世纪,1764年意大利刑法学家切萨雷·贝卡利亚出版了《论犯罪与刑罚》,他倡导“罪刑法定”与“罪责刑相适应”的新刑罚观。贝卡利亚建立了以自由刑为中心的刑罚体系,监禁开始代替肉刑和死刑,对监狱的改良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8世纪影响巨大的监狱改革运动的领导者都来自于英国,一位是约翰·霍华德,另一位是伊丽莎白·弗莱。

1777年是监狱改革的转折点,这一年英国人约翰·霍华德出版了《监狱的状况》一书,书中详细披露了英国监狱的黑暗与残酷,在社会上引发极大关注。约翰·霍华德的工作是视察监狱,当看到英国监狱内囚犯们饥寒交迫、疾病缠身的生活状态之后,霍华德深受触动。霍华德开始千方百计地说服政府关注和保障监狱内的清洁饮水、食品安全及专业的医疗条件,推行隔离监禁制度。霍华德揭开了西方监狱改革的大幕,他也因此被称为西方国家监狱改良运动之父。

伊丽莎白·弗莱同样也是在目睹英国纽盖特监狱的地狱般环境之后,她认为在绝望和混乱状态下,人的灵魂不可能得到拯救。伊丽莎白发誓要改变囚犯们的生活状况,她不断发起慈善活动,保证纽盖特监狱内的儿童们都有衣服和鞋子穿,力求孩子们能睡在干净的干草垫之上。伊丽莎白率先在纽盖特监狱内成立了“改善女性地位联盟”,隔离出专供女犯们活动的监舍区,并由女舍监负责,结束了监狱管理者只有男性的历史。伊丽莎白的努力使其成为欧洲监狱改革的领导者,她接受法国、比利时、荷兰及普鲁士的邀请前往欧洲大陆监狱进行考察,她提出的多项改革建议均被采纳实施。随着监禁的大规模适用,推行“单独隔离制”的宾夕法尼亚式监禁方式的与推行“沉默接触制”的奥本式监禁制度在欧洲和北美扩展开来。

与霍华德-伊丽莎白监狱改革运动同时出现的,还诞生了一种划时代的新型监狱建筑式样——环形监狱(福柯称其为全景敞视监狱)。环形监狱的提出者是19世纪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杰里米·边沁,环形监狱由中央塔楼和四周环形的囚室组成,这样的设计使得处于中央塔楼的监视者可以便利地观察到囚室内犯人的一举一动,而犯人却无法确定他们是否受到监视。环形监狱的出现,改变了西方传统以中世纪医院和修道院内部结构为模板的监狱设计。后世的监狱建筑样式,如放射形设计、模块式设计、庭院式设计等多为环形监狱的变种,环形监狱的设计理念极大地降低了监狱监管者的管理成本。

伴随着刑罚理念的革新、监狱改革运动的兴起及新式监狱建筑样式的出现,监狱的社会功能渐渐由惩罚向矫正转型,监狱成重新回归社会的场所,而不仅仅限于处罚,更为激进的监狱管理形态和囚犯权利保障机构开始出现。

19世纪中叶,大批“中途之家”建立,使囚犯出狱后有了临时居住及工作的场所,帮助囚犯们重新融入社区。著名的圣伦纳德之家被称为“囚犯的守护神”。19世纪后半叶,现代化的假释制度和少年犯缓刑制度开始在爱尔兰及加拿大监狱系统大范围实行。1970年,加拿大国家假释委员会引进了假释强制监督制度,自此,假释、缓刑、转处和中途之家不再被看作是一种特许,而被看作是一种权利。

1980年以来,为了节省政府经费、提高监禁质量,监狱私营化出现了复苏的趋势,一些西方国家重新开始发展监狱私营化。1983年美国矫正公司(CCA)的成立,标志着美国监狱私营化的开始。各国开始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监狱管理模式和社区矫正制度。2016年9月诺丁汉郡等英国8个地区周末监狱”开始运营,新监狱政策的核心是服刑人员平日可以在外维持生计,只在周末过着被监禁的生活不过为防止罪犯逃跑,在监狱外的服役人员必须佩带人工卫星定位追踪装置。

 

三、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与《联合国反酷刑公约》:人类关于监狱问题的共同努力

一国监狱改革的有益经验,对别国来说,效力只限于借鉴和学习,然而经缔约的国际法文件却具有强制性约束力。

关于监狱囚犯待遇普遍标准的最初设想,是由国际惩罚及感化问题委员会提出来的,该委员会起草了一套规则并于1934年由国际联盟核准。1951年该委员会解散,后来由联合国继续担负这一领域内的领导责任,在此基础上成立了联合国预防和控制犯罪委员会,委员会负责每五年召开一次联合国预防犯罪与罪犯待遇大会。

1955年8月22日,联合国第一届预防犯罪与罪犯待遇大会在日内瓦召开,此次大会将服刑犯人的待遇问题作为主要议题。大会通过了《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并由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以决议的形式核准,这是人类史上关于保障囚犯权利的最重要的国际法律文件。《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高度概括了世界各国监狱改革的有益经验,将囚犯入狱、监狱教育到释放整个矫正过程中,囚犯应当享有的权利和待遇以条约的形式予以明确。而今,《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已得到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承认,并作为规范本国狱政制度的国际标准纳入了本国的法律条文之中。

虽然监狱囚犯们的生活待遇提高了,但又该如何防止监狱内法外用刑情况的出现呐?如何为囚犯提供具有普遍标准的人身安全保障?

虽然《联合国宪章》、《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反酷刑宣言》等多部国际文件都含有反对酷刑的条款,但系统化详尽地严格督促缔约国采取有效的立法、行政、司法或其他措施,防止在其管辖的任何领土内出现施行酷刑的行为的国际法文件,应当首推《联合国反酷刑公约》,即《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联合国安理会于198410月开始适用《联合国反酷刑公约》,1987年根据该公约第十七条设立了联合国禁止酷刑委员会。1986年中国政府签署该公约,后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该公约于1988年11月3日在中国生效(有部分条款保留)

联合国反酷刑公约》由3个部分组成,共计33条,公约要求各缔约国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在其管辖的任何领土内出现酷刑的行为,力求于禁止人类长期以来在监狱中法外施刑的局面,为囚犯提供了安全保障。美国在古巴关塔那摩湾海军基地所设置的军事监狱——关塔那摩监狱多次被曝出虐囚丑闻,2006年5月19日联合国禁止酷刑委员会第36次会议闭幕并发布报告,敦促美国关闭关塔那摩监狱。得益于《联合国反酷刑公约》良好的引领作用,多部国际性和区域性反酷刑条约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如《罗马规约》、《日内瓦公约》、《欧洲禁止酷刑、不人道和有辱人格的待遇或惩罚公约》、《美洲禁止及处罚酷刑公约》等等。

监狱从单个犯人的囚禁思过,到一国狱政制度的沿革,再到联合国对于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的探索,彰显了人类对于共同命运的思考、探索与合作。从皋陶画地为牢、筑墙作狱,再到多个国际性文件的施行,监狱的历史,深深地嵌入了人类的文明进程。


 
责任编辑: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