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官风采 > 法官出镜
吕志强:海淀法院一定能再创辉煌
作者:王圣淼  发布时间:2021-08-24 09:04:28 打印 字号: | |


 

1984年,洛杉矶举办了第23届奥运会。 那一年,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一枪定乾坤,为中国奥运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同样在那一年,20岁出头的吕志强以考试第三名的好成绩从部队转业来到海淀法院,完成了从军人向海法人的身份转变。

01

经过一周的岗前培训,翻阅了厚厚一沓子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让懵懂的青葱少年对法院工作有了大致了解,脑海中也勾勒出憧憬向往的法律生涯。

刚入院的吕志强被分到了民庭,当时的民庭庭长正是若男,副庭长是赵改凤。他从书记员的工作做起,跟着师父开庭记笔录,没有磨合适应的过渡期,只能在摸索中学习。他奋笔疾书,想着把法官和当事人所说全部如实记录,但经常是笔速跟不上语速,急得他直跺脚。

每一份笔录,师父都会一字一句的判校修改,他接过满是红笔改过的笔录,一字一句的领悟,一笔一划再认真誊写一遍。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进步显著,学会了在庭审过程中拎出重点,归纳总结。

吕志强直言:“我的笔录只能算刚刚‘及格’,离完美还有一段距离。”他至今记得当年的庭务会上,副庭长赵改凤说过:“书记员光有速度,字不好看也不行。小吕写字速度公认得快,但字迹也是真潦草。”

那天过后,每天早上七点,吕志强准时打开录音机,收听“新闻联播”。他边听边记录,那时新闻联播播音员的语速已经能达到每分钟240字。新闻联播也是“风向标”一样的节目,他边记录边思考,紧跟大政方针,关注国家大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进步飞速,记得笔录格式规范、页面整洁、字迹工整、清晰流畅,绝对可以评上A+。

入院的前三年,吕志强前后跟过三位师父办案,每一位师父都各有所长。师父耐心教,徒弟用心学,他学到了严谨细致,掌握了办案的方式方法,领悟了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吕志强的第三任师父,是海淀法院首位法学毕业的大学生,曾经的副院长张家麟。他至今清楚地记得20多年前的那场庭审,一对中年夫妻前来起诉离婚,在进行财产分割时,其中一方表示还有一笔未收到的稿费,请求法官提前进行分割。

张家麟副院长听后说到:“这笔稿费是在将来有可能取得或实现,属于‘期待权’。”当听到张家麟副院长说出“期待权”这个专业的法律术语,吕志强瞬间明白一个道理,一定要学会用法言法语讲法理。

他报考了法律夜大,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依靠积累的实践经验,很多专业的知识点更加容易接受,很多时候一点就通,在工作中也能更多地学以致用。

 

02

三年后,吕志强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开始独立办案,带着朴素的正义观和责任感,怀着满腔的热情和干劲。

那时的案件量较少,案件类型相对单一,主要以离婚纠纷、邻里纠纷居多。办公环境也相对简陋,法官、书记员和当事人围坐在小桌子前,好几撮人在一间大办公室里同时开庭,各自热火朝天地忙碌着。稍微得闲了,便搬出小板凳儿,在院子里集合,围成一大圈,一人握着一根粉笔,在地上边说边写,讨论案子。

吕志强还记得自己审理的第一起案件是离婚纠纷,一对60多岁的老两口起诉离婚。他一大早便蹬着老二八上门走访,老两口开门一看,法官竟是个年轻小伙,还有一丝质疑,直到他掏出工作证证明了身份,方才把他请进了屋。

事情也不大,两人小打小闹一辈子,这一次又因琐碎小事而起,一言不合便起诉离婚。经过吕志强的耐心开导,老两口重归于好,等他蹬车赶回单位已经是下午四点半,他趁热打铁,当天就把调解书写了出来。

吕志强回忆说:“当时经常是当事人提交一纸诉状,薄薄两张纸,也没有证据材料,靠的就是法官调查走访取证,找当事人、找领导同事、找街坊邻居了解情况,等到结案时,整理的证据材料和笔录摞起来能有近10厘米厚。”

早在二十多年前,海淀法院对“诉源治理”工作就有探索尝试。老百姓有了纠纷往往第一时间找村委会,解决不了的问题村委会继续找司法科,司法科有派驻的调解员负责调解工作,调解员遇到棘手的,会有法官下沉乡镇出面帮忙。

吕志强回忆,他每周都会抽出两整天的时间前往四季青乡的司法科,上午到乡镇巡回审判,下午集中做调解工作。当时还有乡镇老百姓来做法律咨询,遗产继承、分家析产、抚养权的变更……真正做到察民情、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自然而然地就把矛盾化解在纠纷源头。

思维缜密严谨,业务功底扎实,审判高质高效,早在1996年,吕志强便因审判成绩突出,荣立个人二等功。

 

03

扎根民事审判二十余载,吕志强见证了审判理念、司法政策、审判方式不断地改革完善。先后在民事审判庭、东升法庭、民二庭和民四庭履职的丰富经历,也让他收获了个人成长,从审判员、副庭长一步一步晋升到庭长。

随着案件量逐年递增,审判压力逐渐加大,在他担任民二庭庭长期间,带领庭室大胆尝试“繁简分流”改革,制定了一套科学有效的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办案机制,带领“审判轻骑兵”跑出了结案加速度。

带领的队伍不断壮大,肩上的担子也愈发繁重。身为庭长,吕志强不光要统筹管理好全庭上下的各项工作,严把案件质量,严守案件审限,还要注重全庭干警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能力提升工作。他也在工作中摸索总结出了“四勤四力”工作法。

眼要勤

紧盯任务指标,精准把握工作态势,狠抓审判执行第一要务不放松,全力提升审判质效。

嘴要勤

及时关注干警思想动态,及时排解心理压力,缓释负面情绪,坚持工作上帮助扶持,生活上关心关爱,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

腿要勤

多去法庭和其他办公室转一转,遇到当事人情绪激动,在法庭发生争执,身为庭长一定要敢于站出来帮忙解决问题,一定要给予法官底气和力量。

脑要勤

定期组织集体学习和技能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强化职业素养,鼓励全庭干警勇于开拓创新,创造性开展工作,在论文调研、外宣信息等方面多动脑、勤下笔,做复合型法律人才。

思想政治工作突出感召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为队伍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要让党的政治思想直抵人心。

双管齐下提高战斗力

要在人才培养和荣誉激励上双管齐下,重视经验丰富法官的传帮带和青年人才的培养发展。通过树立榜样、表彰先进等方式发挥出最佳的示范引领作用。

真诚待警营造凝聚力

用真心诚意关心干警,通过开展多样性的活动,搭建多元化的平台,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领导干部具备亲和力

用真心换取干警的认可,给大家提出的要求,自己先做到,面对困难,共同分担;迎接任务,协力奋战。

2007年,在他担任民四庭庭长期间,民四庭荣立“集体一等功”。

04

从书记员开始,逐步到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执行局局长、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转眼间便是整整37年。

他见证了“为人民不计功利,想事业甘于奉献”的海法精神薪火相传,见证了海淀法院荣立全国法院系统集体一等功、全国模范法院的辉煌成就。

从事一份工作,便坚守一份初心;热爱一项事业,必担负一肩使命。在他身上,能看到“择一事终一生”的倾心专注,也能看到“千万锤成一器”的坚持不懈。

吕志强说:“感谢海淀法院历届党组对我的栽培和关爱,我也会继续关注和热爱海淀法院,相信海淀法院在邵院长的带领下一定能再创辉煌。”

 


 
责任编辑: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