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开卷,宜思考
主要内容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一本采访实录,其中既有曾经同习近平总书记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
本书通过由29名受访者以口述历史的方式,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从1969年1月到1975年10月在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的七年间,扎根陕北黄土高原,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情同手足、血肉相连、鱼水交融的青春面貌。通过访谈生动描绘了青年习近平树立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和植根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
立足基层,与群众相结合,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实事,不仅可以此为信念,也可以成为人生乐事。这本书,为我的这次旅途背书了不平凡的意义;这次旅途,也是我对书中精神的最好实践!
几年过去了,我循着总书记的精神足迹走遍了全国近30个省级行政区的近200个市县,也为群众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找到了总书记担当为民情怀的精神源头,也让我在实践的课堂中有了如总书记在七年知青岁月中同样的收获:“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
心理抚养是一种全新的育儿理念。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往往特别重视孩子是否吃饱穿暖、身高体重如何、是否活泼健康,把这些当成爱的全部,却因为疏于了解、关注婴幼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从而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一些难以逆转的心里困境。《心理抚养》向父母传递了一种理念:养育孩子,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加重要。家长通过参与孩子成长,进行情感抚育,让孩子成为有人性、有品格、有能力的人。
李玫瑾老师,是著名的犯罪心理学家,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很荣幸,李玫瑾老师还是海淀法院少年法庭的老朋友,多年来李老师及其团队一直支持我们的工作,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心理疏导与测评,为我们了解、分析未成年人犯罪成因提供重要支撑。
记得有一起刑事案件,李玫瑾老师在与未成年被告人犯进行交流后告诉我,这个孩子虽然貌似健康,但可能存在精神疾病,需要尽快就医治疗。根据李老师的提示,在家长和相关部门、组织的配合下,孩子被送到医院,果然被诊断存在精神疾病。所幸及时发现,得到妥善处理。李玫瑾老师的功力可见一斑!
《心理抚养》以李玫瑾老师的亲身经历与办理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融入专业心理学理论知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亲子相处的真谛,为父母打开“育儿”之道。“家庭是人生的起点”“心理彰显人之灵魂”“人性由情感而唤醒”……也许你还没有孩子,但是《心理抚养》能够唤醒童年的记忆,触动心灵;如果你有了宝宝,《心理抚养》能够提供最实用的方式与方法,教会你如何对待他、如何抚养他、如何陪伴他、如何教育他!感兴趣吗?我们一起来读《心理抚养》!
《长征》,王书增著,于2006年9月,在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之际,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并在众多长征题材书籍中脱颖而出,深受读者喜爱,至今已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图书奖·优秀装帧设计奖、第十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等多项国家级图书奖。
《长征》一书,由著名军旅作家王书增历时六年创作而成,他翻阅了数千万字的资料,仅笔记就做了240多万字,不放过每一份能寻觅到的文献,并身临战斗的遗迹和早已不复存在的部队进行寻访,以获取第一手的资料。为了写作《长征》,他数度重走长征路,采访了上百位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士,记录了许多长征途中真实的故事。
正是基于素材的充分、翔实,《长征》才能首次全景式地展现中央红军,红二、六军团、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这一在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不畏牺牲、传播理想的远征。书中既对长征中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进行了应有的展现,又关注小人物小事情,在个人命运与历史之间架起了桥梁,带读者走入历史的真实。
读完此书,会让人真正地意识到长征属于人类历史上这样一种事件:即使经过了漫长岁月,依旧被世人追寻不已。杰出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伟大的红军士兵在长征中付出了太多的牺牲,但在难以承载的牺牲中却始终保有理想和信念,使得一切艰难险阻皆成为一种锻造,红军的长征给人类历史上留下的是: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也将永放光芒!
《生命密码》是尹烨博士的基因科普文章合集。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从“思考生命发生的演化”“感受科学诠释的美丽”“关爱基因引发的不幸”“憧憬科学缔造的未来”四个角度,为大众读者解答了很多既好奇又难以查证的生命科学知识。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我们看到生命在进化过程中走过的历程、留下的印记,也探讨了“天赋基因检测”“基因编辑婴儿”等“网红”话题背后的科学论证及科学伦理。
一场起源于三年前的新冠疫情,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人们从未像此刻一样珍惜忙碌的生活,拥挤的人群,也从未像此刻一样愿意主动去探索和反思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正如封面所说“生命如此美妙,我们却知之甚少”。
《生命密码》就像是这个特殊时期里属于成年人的“十万个为什么”,将“尊重生命”这一认知,既严肃又活泼的传递给每一个人,作为一本称职的科普读物,既体现了作者对专业的深耕、也处处透着悲天悯人的胸怀。全书知识密度不高,易于传播,故事性强,适合碎片化阅读,既可以作为繁忙工作之余的调剂,也是适合亲子共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