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官风采 > 法官出镜
既有“速度与激情”,也有司法的温情......
  发布时间:2022-09-19 07:10:22 打印 字号: | |

“公正司法、一心为民”,

体现在每一次耐心调解中,

体现在每一个细节观察中,

体现在每一份公正的判决书中。

海淀法院有一群“法治追梦人”,

他们是“细节控”,

善于发现案件中的“bug”;

他们是“和事佬”,

耐心调解只为当事人满意;

他们是“撑伞人”,

用法律为青少年成长护航;

他们好像会“瞬移”,

哪里有召唤,就出现在哪里;

......

他们,就是海法青年!

用温情传递司法力量,

践行司法的公平与正义。


既有“速度”,又有“温度”“在基层,能解决群众的问题。”

第四速裁团队自今年三月成立以来,

受案总量已经累计7000多件,

人均办案1500件以上。

案件办理既保质量又重效率,

在“速度与激情”中践行热爱。

陈聪慧之所以选择基层法院,

“因为它是解决问题的第一线。”

在解决双方当事人纠纷的过程中,

传递司法温度,

实打实地帮助到群众,

自己也会有获得感与成就感。 


前辈寄语

“法官的荣誉不仅在办大案、办要案,更在于办好手中的每一个普通案件。”

这是老前辈赵改凤法官,

对海法青年们的期望,

也成为了陈聪慧的工作目标。

接触到的每一个当事人和案件,

都要用心地认真对待。

在陈聪慧审理的一批借款纠纷中,

一家小额贷款公司

起诉了某个培训机构的学员,

要求学员还本付息。

这起案件涉及了60多个被告,

学员从70后到90后,

涉及到各个年龄段。


陈聪慧格外谨慎,

要求该平台提供了电子借款合同、

手持身份证拍照的照片,

以及办理贷款时的录音等证据。

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的陈聪慧,

在这些证据中发现了一些端倪。

照片的背景好像是“p”过的,

录音中的声音也与被告人年龄不符。


后来和被告了解到,

该培训机构宣传举着身份证拍照,

便能享受到教育优惠。


被告也没有想到,

被“移花接木”换了背景,

玩了一招“瞒天过海”,

自己竟成为了网贷申请人。

真相浮出水面后,

陈聪慧向原告说明诉讼风险,

最终该网贷公司撤回起诉,

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处理。

既没有让学员背上债务,

也打击了金融犯罪,

维护了互联网金融秩序。 

今年,

是陈聪慧从事商事审判的第十二年。

对司法的热爱是她的初心,

为民服务是她的信念。

速裁团队共同努力,

在案山卷海中“乘风破浪”,

传递司法的温度和力量!


耐“烦”,自然办好事!既是“枢纽”,也是“智囊”。

组织调解、记录庭审、

草拟文书等审判辅助工作,

是秦鹏博这几年的日常。

在审理案件过程中,

接触到了社会的多面性。

秦鹏博将自己审过的案子,

搬到了电视上、报纸上,

承担着“法治宣传者”的责任。

让老百姓从具体真实的案例中,

了解法律、学习法律,

从而用法律指引自己的生活,

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纠纷和矛盾,

打通法律和群众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明星代言“暴雷”事件屡见不鲜,

其中一些不乏涉嫌合同诈骗,

用“套路”引导群众加盟。

但根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规定,

特许经营合同中应约定“冷静期”。

在司法实践中,

有不少加盟方依据冷静期条款,

要回了自己的加盟费。

秦鹏博从法律角度给出建议,

加盟时要有合同意识、

证据意识和维权意识,

才能理性“避坑”。 

秦鹏博曾遇到一起租赁纠纷案,

因某药店经营不善无法支付房租,

房东便采取了断水、断电措施。

这一断,不仅水电受限了,

一些冷冻药材也跟着出了问题。

双方都各执一词,

案件陷入僵局。


秦鹏博发挥“调解员”的作用,

引导双方换位思考。

对药店来说,

拖欠房租本是理亏,

若一直不搬走,

占用费用也会持续产生。

对房东来说,

药店经营困难实属不易,

因断电也加剧了经营损失。 

关于赔偿金额、付款周期等问题,

前后调解了共计四次。

最后双方各退一步,

房东降低一点租金,

药店缩短自己的付款周期,

终于达成共识。


后来,双方相约共同来到法院,

为秦鹏博送上了锦旗。

看到他们还能继续合作,

他感到既惊讶又欣慰。

秦鹏博认为,

要做好一名法官助理,

最重要的就是要耐“烦”。

忍耐得了琐碎的“烦”,

才能处理好复杂事物,

平复好当事人的情绪,

守护好司法公信力。


让法律照亮孩子成长之路“少年审判工作很有爱。”

在跟随尚秀云老师实习的过程中,

看前辈倾尽全力教育、引导

迷失方向的未成年人,

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为他们点亮一盏迷途返航的灯。

这让计莉卉很受鼓舞,

也点亮了她内心的爱与责任。

少年司法是一个国家法治进步和司法文明的重要标志,被誉为“特殊的希望工程”。

普法宣教是少年法庭的

重点工作之一,

作为少年法庭的一员,

计莉卉经常走进校园,

为同学们介绍相关法律知识。


以互动的方式给孩子们上法治课,

教他们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计莉卉曾协助法官,

办理一起未成年人盗窃案。

虽然犯罪事实很简单,

但这名未成年被告人的情况“很特殊”。

这位16岁的少年家庭贫困,

离家出走到北京打工,

因找不到工作而露宿街头,

多次盗窃饭店募捐箱中的钱款。

经审理后,

被判处六个月刑罚。

法官和计莉卉的帮教工作持续进行,

鼓励他寻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刑罚结束时,

法院为他准备了防疫物品、

书籍和衣物等物资送他回家。

留下对法院的感谢,

这位少年踏上了回家的列车。

帮教未成年犯并不容易,

需要更多的爱心、耐心和精力。

但当看到孩子们向善、向好时,

感到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些真心付出,

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在少年审判工作中,

作为法官助理,

日常草拟、校对大量判决。

对司法工作者来说,

依法办案只是他们的工作职责,

但对当事人来说,

每个案件都是关乎人生的大事。

法院工作责任重大,

特别是少年法庭的案件,

都与未成年人相关,

一个判决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

“细心”是最重要的特质。

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个案件,

多为当事人着想,

在审判中兼顾法理与情理。

用心保护未成年人,

让他们在法治阳光下健康成长。


执行团队,有召必在!“不能辜负人民的重托。”

2017年成为员额法官后,

王金鑫所带领的执行团队,

每年执结案件均在1000件以上。


执行法官的工作时间不固定,

除了日常工作时间,

接到当事人提供的线索时,

就要立刻去进行查控。

经常在火车站、出入境口岸等地

将被执行人带回来。

哪里有需要,

哪里就有执行法官的身影。

人民群众来到法院,

就是对法律的信任。

“我们不能辜负这份重托。”

要努力让人民群众,

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提升人民的获得感、满意感、幸福感。 

在一起涉黑涉恶刑事案件中,

犯罪团伙所有成员,

在铁证如山的情况下,

无人承认、坦白自己的罪行,

该案也因“零口供”成为热点。


针对案件的具体情况,

王金鑫团队来到看守所,

通过视频方式会见了所有被执行人。

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政策高度,

到被执行人拒不履行被纳入黑名单

可能会给子女带来的影响,

条分缕析说明利弊。

王金鑫又找到了

被执行人的家属与社区,

心理疏通的同时,

也采取硬性行动。

由于前期工作到位,

在没有启动拍卖财产的情况下,

其家属主动履行了判决书。

后来,几个被告家属

也主动缴纳了案款,

案件得以执结。

执行工作风险性高、对抗性强,

需要执行法官刚柔并济。

王金鑫作为团队长,

和团队成员互相关心鼓励,

从思想上敬畏、认可自己的职业,

在细微之处有担当、敢担当。

以强大的团队精神,

面对执行路上的重重困难。 


法度者,正之至也。

法治兴则民族兴,

法治强则国家强。 

公正司法,

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

作为新时代青年法官,

他们肩上承担着重大使命。

用热爱坚守初心,

以信念维护公平正义。

牢牢扎根于法治建设的土壤中,

向阳生长,追光前行。

 
来源:海淀青年
责任编辑: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