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苑文化
我与海法的十年
  发布时间:2022-11-03 10:57:34 打印 字号: | |

我与海法的十年

这十年

我们党迎来建党百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这十年

是你我的十年

也是海法的十年

无数个平凡你我的十年努力

汇聚成海法向上向好的磅礴力量



郝蓬 立案庭

我从1994年春来到法院立案庭从事民事调解,到现在又回到立案庭,转瞬间,已在海淀法院工作二十余年。我怀揣着满腔热情与梦想来到立案庭从事民事调解工作,那时的立案庭还叫告诉庭,一年经手案件千余件,审结六七百。常常早饭还没吃完,就开始调解工作,一调就是一上午,当时的条件虽然艰苦、工作虽然琐碎,但看到当事人揣着心事而来,带着满意而归,我自身的价值感油然而生。

而今,法院乘着两个一站式平台建设的快车道,新时代的立案庭承担着更大的责任与担当。作为新时代的立案人,我将一直怀揣年少时的梦想,在平凡中创造不凡,努力做一名人民群众满意的好法官。


石晓倩 诉讼服务中心

我2009年毕业入院,至今已有13年。十余年的司法实践,我学会了突破自我思维局限、公正客观地看待问题,学会了摒弃个人评价标准、站在诉讼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了舍弃“小利”、站位全局和发展来解决问题。

13年,我始终坚守在司法辅助工作岗位,“全国法院司法技术工作先进个人”、“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是我的荣耀时刻。期间经历了“而立”,如今走向“不惑”,我深切地感激并热爱海淀法院,能够给我成长和提升的平台!我也愿为海淀法院的发展继续贡献绵薄之力!


陈聪慧 第四速裁团队

2012年,成为法官助理的第三年,带着对法官职业的憧憬和向往,在海淀法院这片热土上吸收养分、向阳生长,有幸近距离聆听“偶像”教诲,合影时,激动得不知如何安放双手。

2022年,成为员额法官的第七年,带着对司法事业的笃信和热爱,除了在“多元调解+速裁”的赛道上努力奔跑、踔厉奋发,还以一名法律工作者的身份,向更多人发出女性声音、传递女性力量。

回首来时路,相信光、追逐光、成为光、传播光,青丝易染、初心未变。在通往梦想的舞台上,我们拥有共同的名字——海法人。


张鹏 刑事审判庭

2005年,我有幸进入了海法,春天的十七个瞬间仿佛还在眼前,入职前一直担心体重偏轻的我早已实现了体重的跨越式发展。进入海法这个大家庭,身边处处都是“为人民不计功利,想事业甘于奉献”的海法人,“法官妈妈”尚秀云、“时代先锋”宋鱼水……榜样就在身边!

初入刑庭,领导的第一句话就是“刑事无小事”,让我至今铭记在心,这句话字字千钧,刑事审判事关人身自由、财产去留、生杀予夺,容不得半点儿马虎!多少次熬夜核对证据、撰写判决,多少次为反复思考、推敲案件的处理方案而辗转难眠,已经成为了刑事法官的标配。回想“挥法律之利剑、斩世间之邪恶”的入学誓言,海法不正是需要挥洒青春的汗水、践行这铮铮誓言,追梦公平、正义的大舞台吗?


高尚勇 执行局

回忆不必太远,十年往往是一个区间。2012,年已48,孩子1岁,从事保全工作第7个年头。太难了,太累了,家里家外,天南海北,一言难尽啊。一路走来,一直到今天,年已58,孩子小学6年级,从事保全工作第17个年头。是什么支撑着我坚持走下去,是忠诚:共产党员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是大爱:人民法官对事业、对社会、对老百姓的爱。

十年光阴转瞬即逝,人世间风云变幻。唯有坚持不变,忠诚不变,大爱不变。把小小的自己融入中华民族复兴的大潮,与党和国家、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就是我的岁月无悔,忠诚无悔,爱心无悔。


秦硕 温泉人民法庭(少年法庭)

十年前,2012年6月,我从刑一庭调任少年法庭工作。但当时的我,是个专业“小白”。

十年后,我帮教的第一个“小朋友”已近而立之年。现在的他,有一份高薪工作,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平凡且幸福的活着。偶尔他会发微信给我,报个平安。

十年间,我听到过感谢,也面对过指责,惋惜过失足少年,也欣慰过浪子回头……十年的成长,虽有一些经验,但仍需不断实践。总结一句:少年法官有责任为每一个走进法庭的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

如今,感悟少年审判,应以“少年”视角论“公平”,护童年幸福即“正义”。


在一个又一个十年背后

是一张张普普通通

却可敬可亲的海法人的面孔

他们用奋斗,用拼搏

将自己的命运和海法的发展

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回望十年

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

就让我们在回望中

汲取前行的力量。



 
责任编辑: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