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官风采 > 法官出镜
江湖路远,师父珍重
作者:曹健  发布时间:2023-02-08 15:15:44 打印 字号: | |

疑问:我的师父退休了?

“钟老师要退休?”“老钟要退休啦?”

“真要退休?”

就这样,在一种错愕的眼神中,老钟淡定地交上了退休申请,也遇到了这一连串的问题。

我的师父钟晓,在法院工作了三十年。三十年的时间,将他从钟晓、小钟变成了钟老师、钟哥、老钟。“法律至上,恪尽职守”融会贯通在了他三十年的工龄里,也让他活成了一面大家对照的镜子。
岁月的指针回拨到三十多年前,彼时的小钟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干法律的行动轨迹,不成想,一干就是三十年的青葱岁月。作为从北京考到重庆西南政法学院上世纪87级的法律系大学生,小钟在大学“好不认真的”学习了四年法律。

临毕业前,学校安排毕业生实习(实习一整个学期,吃住都在单位的那种),他被安排在重庆南岸法院执行庭实习。

那时,执行庭刚好要派人去四川泸州执行一笔案款,领导看小钟英俊潇洒、器宇轩昂、人高马大,关键是法律科班出身(那时的法院成员中,法律科班出身的人凤毛麟角),钦点他和另外一名法警去执行这项任务。

为此,俩小伙坐着长途车来到泸州,没费吹灰之力就执行到了案款,轻松加愉快的唱着歌坐上了返程的长途车。彼时,重庆还是四川管辖,巴蜀多山、治安又不太好,抢劫事件偶有发生。

好巧不巧,长途车刚一开出泸州,需要停车加油,为避免危险,大家下车等候,就这个空儿,七个小地痞拿包悄悄上车,排兵布阵,分别落座,就准备等乘客上车要钱。

果然,加完油后,小钟他们依次上车。该说不说,其中一个小地痞正好坐了小钟的位置。“这个是我的位子,你干啥子?”刚刚还挑衅地望着乘客的小地痞没想到遇到一个穿着法院制服、操这一口正宗重庆话的小钟,一愣,从上到下打量着小钟,极不情愿地站起来,移到别处。山高路远,需停车吃饭,中午吃饭的空儿,那七个小地痞悄悄离开……然后,就没然后了。

事情的结局就是,我师父小钟他们平安返程,案款顺利交还法院,临别时,司机一把拉着他的手:“兄弟,今天多亏你们俩,要不然全车人都要遭啊(遭殃)”。原来,七个小地痞就是“车匪”,包里放着的都是凶器!小钟一听,下意识的摸了自己的制服,后脖颈冒出一股冷风,悬……至此,能让小钟恐惧的事儿就不是很多啦~

确定:我的师父要退休……

从小钟到钟哥再到钟老师,我师父经历了内勤、执行庭、经济庭又回到执行局的历程。老钟养成了个特殊的习惯:已进入陌生场所,先看场所里的四周,找个隐蔽安全的地儿。我们都怀疑他自己早年间执行时遇到过现场的突发事件,留下过“阴影”。

一打听,果不其然,他们早年间在一次执行“夜抄”时遇到过一个女被执行人在用“缓兵之计”让执行法官放松警惕之际,突然从屋子床铺的枕头下,抽出一把大剪刀,想要“行刺”的事儿。然后,这个特殊的习惯就一直伴随着他。

钟老师交流到审判庭时,因从毕业实习到入职法院九年就从事执行工作,审判经验全无,每天都面对着陌生的法律条文、合同关系,甚至无法应对日常的工作。钟老师求师问道的同时,硬生生让自己读了几十本经济审判的书,执着地提高审判技能。钟老师读书的习惯一直保持到后来回到执行局。用他的话说:“司法审判工作是个精细活儿,不采各家之长,案子就审不明白。”他嘴上这么说,可真要是案子来了,他真跟你锱铢必较、掰扯的清清楚楚,让人又爱又恨,也无怪乎同事们来找他讨论问题时,总能获得一些有益启发和内心的笃定答案。

交接:我的师父,要……退……休……

在钟法官拿起法槌的阶段,当事人的案子到了钟法官这里,钟法官基本上都给你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执行案件的情况不一而同,执行领域更是风险诸多,钟法官除了把案件中的财产事无巨细的给查清写明之外,还把未能处置的财产做详细记录,以便“后来人”接收案件时能够准确清楚。

就拿续封手续来说,有一次我看到他在电脑上盯着协助执行通知书,将案号改为之五。我就好奇了:“师父,这是第五次续封?”“是啊。”就他这种认真的较真劲儿,我就料想他这种材料不少。

不出所料,他所有的未能实际执行的案件,都做了详细的续封材料,而且最多的续封次数几乎“上双”。他虽有岗位调动但不因此而放弃老案子。一些陈年旧案的续封、上岁数当事人每月的汇款、车库了放着的几近报废却没有政策无法上拍的京牌车,等等,他如数家珍。较真认真到字斟句酌,也成就了他的办案风格。

比这个相对容易的,是对这个区管干部的走手续、审查。钟法官办案上万,是否廉洁、公证,我说了不算,这个群众心里自然有数。那天内勤整理仓库,通知我去领东西。嚯,这么大的一块广告板,2012年的,在十年前制作一个打的广告板,啧啧,不简单。什么,锦旗?征询了师父的意见,就不要拿了,免得打扰当事人对钟法官的“厚爱”。

钟哥在申请退休期间还是球队的主力后腰,腰好、腿也好。这得从执裁俱乐部说起。彼时疫情严重,院里体谅大家身体,配发了一些辅助锻炼器材。老钟还从家里拿来一个中间圆滚滚,两边带把儿的一个器材:健腹轮。这一下激起了一众兴趣。执裁俱乐部顺势成立,同事们纷纷踊跃报名参加。

一时间,俱乐部红旗招展、人山人海,个个争着抢着锻炼塑性(减肥)。钟哥是俱乐部的发起人,也是坚持到俱乐部倒闭的最后一个,同时也是效果最显著的一个。从跪式100个到站式20个,钟哥不仅腰更好了,而且更能满场飞奔,我们都震惊了!

尾声:我的师父,终于退休了

从2021年7月12日开庭间隙去交退休申请,到2022年9月29日办完手续、交完物品,师父的退休路程历经15个月,确切说是14.5个月。清理工位时,他同办公室的同事们感慨:“好像一下子就清空了。”“今天是值得纪念的一天。”

一张他拉着行李箱出办公室门的照片发到群里,引发了大家的祝福,“突然觉得钟老师像我姥爷。”(额,什么意思?)“经常回来~请吃饭~”(说出了全庭人的心声)“祝贺钟老师开始新生活,常回来看看”(都懂)“一路顺风钟老师”(一路顺风~)。

当时光的列车缓缓试过海淀法院,1968年出生,1991年入院的我师父,就曾经在这里,回望过去都是亲历的历史。列车上31年的停留更好像岁月的美丽回眸。渐行渐远的车辙默默带走了海淀法院的喧嚣,他静静地前往另一处。他青春中美好的时光,遗憾的时光,都在这里,都在这个他曾经当成家一样的地方。

他完成了对海淀法院的光荣使命,他也终于可以说:“再见了。”


江湖路远,有缘再见!

 
责任编辑: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