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海淀法院举行“走进法院 走近法官”代表联络活动(三)
作者:秦婧然、许鹏  发布时间:2023-03-16 20:34:19 打印 字号: | |

为进一步增进代表对法院工作的了解,搭建代表互通平台,畅通代表监督渠道,海淀法院举办“走进法院 走近法官”系列代表联络活动。3月15日,在第三期活动中,1位北京市人大代表、11位海淀区人大代表、1位学校代表来到法院零距离体验法院工作。

海淀法院执行局局长马民鹏、温泉人民法庭负责人秦硕、综合办公室负责人李正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活动,活动由综合办公室干部任佳楠主持。

代表们前往立案大厅和诉讼服务大厅,了解了海淀法院立案工作和诉讼服务工作,听取了海淀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设立初衷和服务理念,亲身感受跨域立案等一系列便民举措,对海淀法院诉讼服务水平和信息化建设表示高度认可。

代表们来到宪法墙,参观了体现亮点工作的展板,逐一听取海淀法院在提升党建队建水平,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开展府院联动、优化营商环境、解决“执行难”等重点工作中的积极作为。

随后,代表们与海淀法院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反映海淀法院整体工作的视频片《星辰大海》。

座谈会上,执行局局长马民鹏对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海淀法院的人员机构情况及案件办理的具体情况。马民鹏局长结合三起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周年40个重大司法案例”的典型案例以及近年来在党建队建、人才培养、先进典型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行介绍。他表示,海淀法院将在区委坚强领导、区政府大力支持、区人大有力监督和上级法院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力服务保障区域在新时代新征程的高质量发展大局,为高水平建设北京国际创新中心核心区、打造以首都发展为统领的现代化强区高品质海淀提供坚实有力的司法保障。

会上,温泉人民法庭负责人秦硕从海淀法院少年法庭的发展沿革入手,结合近年来审理的未成年人案件,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海淀法院创建的“2+1+2”防护型少年审判“海淀模式”、首审责任制、“2+3+3”校园暴力预防机制以及“N次方”家庭教育联动机制等一系列未成年人案件审判机制,多年来海淀法院少年法庭多年始终突出首例案件示范作用,坚持审研学共同发力,淬炼法治宣教品牌,推进案例发布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健全发展少年审判模式,继续扎实推进新时代少年审判工作。

会上,代表们热烈交流参加此次“走进法院 走近法官”代表联络活动的收获和感受,从开展诉源治理,扩大普法宣传、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代 表 声 音

北京市人大代表:柳春英

海淀法院一直致力于诉源治理,通过诉源治理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促进了社会和谐,刚才听了秦硕法官讲解的真实案例,我意识到原来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很多容易忽视的危险。作为人大代表今后也要发挥好代表作用,积极提出相关建议,引起相关部门和家长的关注,做好预防,提升风险意识。海淀法院有很多非常好的案例资源,希望在《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法院的审判资源优势,提供相关素材和专业知识,让相关条例更加完善,起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作用。

海淀区人大代表:王志强

通过走近法院的方式,代表们能够深入了解法院工作的方式和渠道,海淀法院可以说是北京基层法院中的标杆,包括少年审判、执行工作等多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我结合今天的参观感受提出几点建议:一是12368热线是当事人联系法官的重要平台,建议增加宣传力度,便利当事人与法官联系;二是海淀法院异地立案解决了很多问题,也是建议增加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法院专门的异地立案窗口,发挥便民作用;三是进一步扩大调解组织参与调解工作的力度,丰富诉源治理举措。

海淀区人大代表:李丹

海淀法院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一个模范法院,很多典型案件成为了大学课堂上学习的案例,在教学中经常会被引用。聆听了秦硕法官介绍的案例我受到很大震撼,在法治宣传和普法工作中引入案例是非常有意义的。比如海淀法院审理的全国首例对性侵害未成年人的教职人员依法宣告终身禁业的案件,此类具有较大社会意义的判决也应当对后续如何执行进行跟进,保证审判的社会效果。

海淀区人大代表:王春亮

今天走近法院,首先会感受到司法机关的严肃氛围,但了解了诉讼服务的具体工作又感受到海淀法院的温暖。我注意到海淀法院引入了大学生志愿者来帮助诉讼群众,也能帮助大学生在就业之前提对法院工作有所了解。海淀法院始终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尚秀云、宋鱼水都是模范法官,法院的工作报告也让我感受到海淀法院法官们的奉献精神。法官们也深入社区与我们并肩作战,在此建议法官经常走近社区,围绕百姓关心的法律问题开展普法活动,同时发挥海淀区的科技创新优势,让百姓能足不出户参诉讼过程。

海淀区人大代表:何丹

作为一名专业律师,这是我第一次以代表身份走近法院,发表几点感想与体会:一是近年来海淀法院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深表敬意;二是希望今后能多举办这样的人大代表走进法院活动,增进百姓与法院之间的联系和了解;三是法院最重要的职能是审判与执行,同时也兼顾社会公益功能,但目前法官的结案任务很重,希望能减轻法官的压力,让法官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审判与执行。普法方面可以发挥律师协会的力量,共同进行普法,由点到面提升普法效果;四是建议进一步加大庭审公开和文书上网力度,开通同类案件查询比对功能,让百姓、律师可以对类案进行比对参考;五是对于12368热线,希望法官在及时答复留言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处理问题进展。如果问题不能得到处理,建议法院可以提供当事人合理合法的补充渠道,积极沟通,化解矛盾。

海淀区人大代表:刘羽佳

刚才听了秦硕法官的介绍,海淀法院一直以来根据社区和学校得普法需求走近社区走近学校,但是这样的普法方式相对被动,建议多雨教委等相关部门沟通联动,扩大普法活动的接触面。作为代表也将在这方面做出努力,呼吁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保护加大关注力度,共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