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官风采 > 办案札记
解于申:在写作中思考,在研究中升华
作者:解于申  发布时间:2023-03-27 09:22:31 打印 字号: | |

解于申,执行局法官助理,曾荣获北京市法院第三十一届学术讨论会三等奖、全国法院系统第三十一届学术讨论会优秀奖、北京市法院第三十三届学术讨论会优秀奖。在今年全国法院系统第三十四届、北京法院系统第三十四届学术讨论会中荣获二等奖、一等奖。

自入院工作以来,我便年年按期参加一年一度的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4个年头。4年虽然不长,但带给我的写作调研经历却非常丰富,每年我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和体会,有成功也有失败,不变的是我对写作调研的执着与追求,如今参加学术讨论会已经成为我的习惯。今天我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参加学术讨论会的经历与写作心得。

一、为何写:提升技能与修养的不二选择

我最初参与写作,主要是出于个人兴趣,而学术讨论会恰好为此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自2018年入职以来,我便扎根于执行实施部门。实事求是地讲,彼时我对执行工作几乎没有概念,但很快我就开始熟悉工作流程,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只为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执行人。

随着工作的深入,我逐渐产生一个疑问:作为执行实施法官助理,究竟应如何规范履职?对此人们鲜有讨论,也找不到具体的法律法规。我以为,回答好这个问题,对于规范执行、降低风险、实现公平有着重大意义,于是我在兴趣与好奇心的推动下开始了研究与写作。

经过几年实践,我发现超脱于个人兴趣之外,写作是年轻人提升工作技能与个人修养的不二选择。一方面,正是通过写作,我很早就开始思考执行实施程序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包括执行权的运行、执行人员的权限、各执行措施的实施要素等等,对我快速掌握工作方法、熟悉法律规定、规范履职行为有极大帮助。通过写作能够以点带面,督促自己主动思考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从而全面提升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坚持写作将潜移默化地对个人产生深远影响。写作能够磨炼表达技巧,提升思考能力,升华见识层次,从而使自己获得难以替代的愉悦感,这种正反馈又进一步帮助我们建立起长期写作的习惯,实现正循环,最终帮助自己完善人格、提高修养。

学术讨论会鼓励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是提升自己写作能力的绝佳平台,我深信,只要坚持参加,坚持写作,我们在工作技能与个人修养层面一定会取得双丰收。

二、写什么:可从个人兴趣与工作业务入手

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但发掘好选题也往往颇费周折。学术讨论会历年主题海纳百川,除极个别领域明确排除外,完全能够最大化兼容各个领域的选题,对年轻人,我建议可以考虑从个人兴趣与工作业务两个方向入手寻找选题。

从个人兴趣选题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充分承袭学生时代的研究路径,最大化自己的专业优势。上学时的研究方向与工作后的业务领域不对口非常常见,写作之初虽可能对全新的工作领域不熟悉,但如果能充分利用好读书时打下的基础,就很可能取得先发优势,我见到不少从个人兴趣选题获得成功的例子,如有刚从事民事审判的新人由于过去对刑法研究较深,就写出了很成熟优秀的刑法方向论文;还有的新人在入院之初就将本已非常完善的毕业论文进行深度再加工,从而在学术讨论会上获得了优秀成绩。

当然,随着工作深入,过去的兴趣可能会逐渐淡去,在校专业优势可能逐步让位于在岗专业优势,但这仍不妨碍我们展现个人兴趣,若你有不同于业务领域的其他兴趣点,不妨继续保持研究,拿出佳作。

从工作业务选题则是更加稳妥与长久的方向。有时坚持兴趣并不容易,但工作业务会常年相伴左右,年轻人也可以紧密结合自己的工作业务内容选题。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时间一久,每个人都会有擅长的工作领域,从自己的厚重积淀和丰富经验中发掘问题、思考问题,更加有针对性,也更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专长,例如一位长期在执行一线工作的资深干警往往能够更加敏锐和深刻地发现执行领域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怎么写:跟上进度,反复修改

关于具体的写作技巧,相关著述已经汗牛充栋,这里重点推荐李俊晔老师的《法律的道路》这本专著,相信大家研读后会对如何写作有所收获。这里我结合自身经历单独谈谈学术讨论会背景下的两点写作流程注意事项。

一是坚持跟上写作进度。院教培处每年都会集中组织协调写作进度,从报送题目到提交大纲,再到提交初稿、参与辅导,最终交定稿,就是为了充分帮助大家合理规划写作进程,预留充分的时间修改完善,保障文章质量,因此建议大家严格要求自己,保证各节点准时完成相应动作,再忙再累也多努把力,最终你会发现高度的自律与合理的规划是写出优秀文章的重要保障。

二是充分重视文章修改。“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一篇优秀的文章一半功夫要下在反复修改上,反复修改是精益求精、突破自我的过程,能极大精进我们的写作、思考水平。内容上我们需要反复思考琢磨,追求周延的论证与成熟的说理;形式上也应注重形式美,大小标题、行文结构、图表设计等等,均能彰显出作者的功力。可以说,反复修改就是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下手,不断追求卓越的过程,一篇好的文章是形神兼备的。

四、持续写:研究领域的横向拓展与纵向深化

我们在长期工作与写作中,可能会偶然遇到灵感枯竭、话题不够的困难,那么如何为持续写作保驾护航?我结合自身经历,从选题角度总结出了两个能够持续写作的方向,供大家参考。

一是横向拓展研究领域。可以持续开发出多个同属于一个大的领域却又彼此相互独立的主题,这样能够扩大我们视野的广度,激励自己不断探索新领域,不断触发新的兴趣点,使自己的业务能力更加丰富全面。

例如我在近几年中分别研究过执行实施法官助理的职责范围问题、执行转破产相关问题、执行与民法典交叉适用问题、涉居住权执行问题等多个主题,这些主题彼此独立,但均属于执行领域,这大大丰富了我对执行工作整体的理解与把握,使我对工作中一些不常遇到的疑难问题有了新的认识。通过横向拓展,大家能不断探索陌生而新颖的前沿问题,从而走出工作的“舒适区”,对业务领域中的各类问题有全面认识。

二是纵向深化研究领域。对于自己有过初步研究的领域可继续深入研究,发掘出更多内容,进一步升华主题,这种选题方式更适合于有较多工作经历、对相关领域已经有一定研究的资深作者,这样学术研究味道更浓,理论品格也更加凸显。

例如我去年的选题就是对2019年选题的升华,从法官助理职责范围进一步抽象上升到执行实施权的运行机制,新文章中引用了不少旧文章中的核心论点,再通过深化融合新的论点,其理论高度就取得了较大突破。因此如果你对某个问题长期感兴趣并有持续研究,那么不妨继续深入探索,把探知的新体会、新结论逐步呈现出来,在此过程中你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五、和谁写:独自绽放与合作共赢

最后谈谈写作中的合作问题。学术讨论会一般规定一篇文章可有1-3名作者,据此分为独立写作和多人合作写作两种写作模式,两种模式各有利弊,我们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有人说“写作是一个人的狂欢”,对此我的理解是,写作从选题到大纲,再到初稿,反复修改,定稿,是一个精力高度集中且思路一以贯之的过程,一个人完成此过程是最容易实现文章整体协调这一效果的,但同时独立写作也是最考验个人综合能力的写作模式,因此独立作者在写作中或许会感到“孤独”,我在头几年的写作过程中也深有体会。我认为独立写作对个人能力要求较高,提升也较大,但有时候作者会陷入到自身的视角盲点中,缺乏来自他人的检验则难免忽视自己的问题,因此即使坚持独立写作,也应该多找别人提提意见,多和指导老师沟通交流,以此发现问题,不断提升。

相对的,近年来合作写作愈发流行,已经成为主流,其最大优势就是能有效减轻单人写作压力,同时有助于思想碰撞,取长补短,因此选择好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共同讨论,分工合作,互取所长,合作共赢是适合多数人的成功之道。但值得注意的是,合作的前提是作者们彼此间有基本共识且均有一定的写作热情,如此才能形成合力,不具备前提条件则容易造成大家相互推诿,致使合作无疾而终。

我两种模式都尝试过。其中独立写作磨练了我的综合写作能力,包括写作内容、写作形式、与写作相关的纯粹事务性工作,目前我对学术讨论会的整体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合作写作则强化了我的协调沟通能力,去年我同执行局刘赛法官的合作,使我受益匪浅,不仅丰富了我的见解,更使我发现并改正了自己过去存在的一些问题。其实不论是独立写作还是合作写作,都需要作者自身不断提升综合能力,而是否合作则需要作者根据选题内容、写作思路、具体分工等斟酌判断,两种模式并无优劣之分。

以上是我近几年参加学术讨论会的一点经历和写作的心得体会,最后我想说,从事写作、参加学术讨论会的最终目的都不是功利心得到满足,而是提升能力、陶冶情操,获奖与荣誉固然令人喜悦,写作所带来的影响人一生的正能量则更加魅力永恒。

 
责任编辑: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