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
海淀法院全新的速裁团队成立
三位年轻的新晋法官
黄妍妍、孔德翰、徐星星
和年轻的第三速裁团队相遇
在速裁跑道上
成为一名速裁新兵
跑出纠纷解决新速度
专注案件,脚踏实地
在第三速裁团队互助成长
PART01. 初任法官,我们来了
同年进入法官员额的黄妍妍、孔德翰和徐星星,虽然之前在不同庭室、跟着不同师父、在各自熟悉的领域处理着形形色色的案件,却在同一时期加入第三速裁团队,在速裁这条跑道上完成从法官助理到法官的身份转变,“三剑客”的故事也由此展开。
“陌生”是三人最初共同的感受。在加入速裁团队之前,黄妍妍和徐星星一直从事商事审判工作,习惯和更熟悉专业知识的律师打交道,徐星星更是直言自己之前连民事起诉状都没见过,根本想不到有一天会成为一位民事速裁法官。孔德翰自入院以来便一直从事民事案件的审理工作,但普通民事程序和速裁案件适用的简易程序、小额程序又有诸多不同。面对速裁,三人都是不够自信的新手小兵。
不过,机缘巧合之下,三人和第三速裁团队相遇了。团队长郝游鼓励她们参加速裁团队:“院里速裁团队刚刚组建,抽调的都是各庭室有担当的年轻人。我们一起朝着共同目标努力,摸索多元纠纷快调快解机制,这一定是一场宝贵的经历,也是对个人抗压能力和法律职业能力的磨炼。”就这样,三人不约而同地决定冲一冲。但如何既跟上团队整体工作节奏,又迅速成长为一名专业的民事速裁法官,是“三剑客”面对的共同难题。
她们选择以案为师,做好案件管理台账,在卷海中不断总结反思。除了熟悉法律条文中关于简易、小额程序的规定,徐星星会从读起诉状开始,以个案带类型,在开庭间隙进行深入学习,熟悉类案办理思路,积累审判经验。孔德翰延续了师父的工作习惯,会在开庭前一天仔细查看案卷材料,列出庭审时的提问大纲,避免因当事人情绪激动、言语重复而扰乱正常的庭审节奏,确保庭审效率。黄妍妍一直强调思考的重要性,“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要抽出时间去思考,多想想这个环节为什么要这么办,有没有更省时省力的做法。琢磨透了,就会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这一天没白干。”
PART02. 成就感和结案量一起蹭蹭蹭上涨
快速适应工作的同时,“三剑客”也在努力结好案、尽量快结案、拼命多结案中创造着自己的高光时刻。
前不久,黄妍妍就收到了被告的感谢和称赞。因被告不识字,在签署笔录环节,她主动走到当事人身边耐心地将笔录内容逐字逐句讲解,在确认无误后指导签字。“法官,真得谢谢您,帮我们实实在在地解决了纠纷,这笔钱我赔得心服口服。”
孔德翰也创下了从收案到结案只需一下午的最好个人记录。收到案子后,她和书记员分头联系指导双方当事人线上开庭,并当天送达了民事调解书。“处理速裁案件就是在和时间赛跑,怎么提速办案周期、如何又快又好服务诉讼群众司法需求,是我们一直探索努力的方向。”
徐星星则在结案中真切看到司法为民的速裁优势。“速裁案件因为大部分都争议不大、程序简单,往往可以当日送达、即时履行,书本上的公平正义变得肉眼可见。”她曾审理了一起房屋租赁案件,在她耐心劝说下双方接受法官调解,被告当庭微信支付,即时履行调解,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她们单打独斗,也并肩作战。
黄妍妍曾和徐星星一起,在不到15天的时间里,成功为27名农民工要回了被拖欠一年半的工钱。27名农民工,涉及泥瓦工、电工、木工、水工、油漆工等多个工种,原被告各方主张的每名农民工的欠薪总数都相差较大。两位法官在收到案件材料后,通过10余次合计2个多小时的电话沟通,了解并整理案件具体情况和争议点,之后又进行了近6个小时的调解工作。最后各方对所有欠薪数额和支付方式达成一致,化解了农民工的燃眉之急。几天后,27名农民工送来锦旗,向两位法官表示感谢。
徐星星也曾和孔德翰一起,在疫情期间网上开庭,线上宣判了一批教育培训案件。该批案件涉及一家因疫情经营不善的羽毛球培训公司和众多学生家长,如何处理好家长情绪、统一裁判尺度是两位法官的讨论重点。为了便利当事人,她们把庭审安排在同一天进行。开庭结束后,两人尽快草拟了判决书初稿,并请有经验的老法官把关,最终在公司股东是否担责、退费标准如何确定等方面做出一致决定,妥善解决了该批纠纷。
决定加入速裁团队之后,三人的师父和前辈们几乎都给出了一条相同的建议:调整心态,相信自己。在这一年的速裁之旅中,她们不断体悟这句话,然后在一个又一个案件中学会了如何帮助当事人排忧解难,以及如何在法庭上、在判决书里全然地、笃定地相信自己。
PART03. 背后是一群人的星辰大海
从速裁“新兵”进阶专业法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定一路困难不断。回想这一年的成长经历,“三剑客”都记忆犹新。
徐星星说:“刚开始我们三确实很多案由都不了解,对婚姻、继承、机动车等各类案件也都懵懵懂懂;在案件处理上不够自信,常常一份一页纸的简单调解书也要反复校对三四遍才敢发出。”
最初一两个月,每天都是战战兢兢的感觉,反复怀疑自己能否在短时期内学会各种案件的处理技巧和注意事项,以及是否能游刃有余地出现在法庭上,孔德翰偶尔也会暂时休庭,飞速冲回办公室向经验丰富的法官前辈临时讨教。
但在第三速裁团队,成长是一项团队工作,毫无保留分享经验的同行者让她们的成长之路显得不那么漫长难熬。
“有段时间,我们三总会在冯京晶、王媛媛或彭思舟法官的办公室相遇,排队问问题,顺带旁听。”黄妍妍说,“因为大家手里的案件都很多,趁着不工作的午餐时间问问题,能尽量减少对他们工作的打扰。”这是她们与前辈法官之间如饥似渴吸收与毫无保留传授的双向奔赴和独特快乐。
每次她们向前辈法官请教问题,不论这个问题是不是被重复问过,不论这个问题有多么“简单”,也不论前辈们当时是正在写判决还是看案卷,只要她们开口,就会得到事无巨细、毫不藏私的回答。“三剑客”也会在三人的微信群里互相分享自己实战得来的经验教训、偶尔吐槽繁忙的开庭排期、彼此鼓励缓解新手的精神焦虑,坚定地在成长道路上做对方最有力的支撑。
除了同事之间的支持与配合,团队长郝游在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也让她们安全感满满。当孔德翰的一位当事人在案件宣判后不服判决但反复解释无效时,当徐星星的一位当事人在案件审结后情绪激动而无法顺畅沟通时,郝游都会放下手头工作,向当事人耐心解释、抚慰情绪,帮助“三剑客”更快更好解决突发情况。黄妍妍笑称,“郝游姐的办公室就是我们心情的调节室,烦躁郁闷地走进去,神清气爽地走出来。”
“三剑客”独当一面的背后是整个团队的努力、热爱与期待,这种持之以恒、和风细雨的信息共享、团结互助和温暖善意也正是她们和第三速裁团队共同前进的最大力量来源。
PART04. “工作很忙,也很快乐”
在繁忙工作之外,“三剑客”也都是多才多艺的姑娘。
黄妍妍是最会玩魔方的维修工。家里有一整排二阶、三阶、四阶、五阶和不规则的魔方,据说她拧好一个魔方只需要26秒。她常热心帮助单身女同事维修家里的各种物件,还曾贴心地为师父画了厕所进水阀的安装更换须知。
孔德翰是最会做甜点的强迫症“患者”。揉面、醒发、捏成各式可爱的形状,再等待它们在烤箱里等比例膨胀变大,面粉小兵每次整齐划一的变身都让强迫症的她感到特别满足。她会把成品分类打包,送给同事品尝,快乐就会指数式增长。
徐星星是最会写书法的滑雪爱好者。每次静心练字两三个小时,心中的烦躁就会在横平竖直、点撇钩捺间融进墨汁、流淌笔下。她坐得住,也放肆嗨,穿上滑雪装备,从山坡上飞驰急下的时候,所有的烦恼都会抛之脑后,烟消云散。
谈及对速裁、个人发展的期待,“专注当下吧,”三个人都给出了相同的答案,“认认真真办好手里每件案子,开好当事人的每一个庭。”
明天,她们依旧要开庭,依旧要身披法袍、手敲法槌,也开始为后辈答疑解惑,逐渐成长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青年力量。期待即将搬入新办公地址、组建新工作小组的她们在速裁这条跑道上继续卖力奔跑,坚信“新兵”们终将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