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苑文化
人工智能浪潮下,“谁将被取代”不是唯一问题
作者:苏航  发布时间:2023-05-22 15:16:33 打印 字号: | |

人工智能行业从不缺少热度。马斯克等业界大佬也不甘寂寞,发布公开信要求暂停机器人训练以避免风险。


在国内,一位拥有300余万粉丝的哔哩哔哩网站视频上传者发微博表示将暂停更新,其中“人工智能创作打击原创视频”正是主要原因之一。


与以往在围棋、电子竞技领域的验证性应用相比,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闯入我们的生活,并在社会层面造成新的冲击。


本轮人工智能浪潮的首要影响,是主观责任模糊问题。从各类绘图应用到明星产品聊天机器人程序,再到智能搜索引擎,普通用户不仅可以任意尝试最新技术成果,还能通过自行训练实现“按需定制”。这催生了“人工智能伴侣”等新鲜创意,却也为“一键脱衣”等恶意应用提供了技术温床。


当然,技术滥用并非人工智能唤醒之恶,但其确实为制作侵权作品提供了空前便利,并由此缩短了意愿—行动—结果的行为链条。从责任判断角度来看,如果一项越轨行为需要以专业技能为前提,且须通过时间和劳动的持续注入加以实现,那么成果体现的高投入本身便足以成为主观恶意的证明。


当越轨行为被缩减为填入几个单词、点击一两个按键,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边界便不再清晰,更可能以恶搞和戏谑的一般过失加以辩解,为主观过错与损害后果间的平衡带来错配风险。


另外,人工智能浪潮将抬升真实性的验证门槛,使事实证明需要更多的辅助性证据。在社会监督的竞技场里,随着合成图片、视频的流散,“有图有真相”的箴言将告作古。人工智能发展助长质疑精神,也挤压着直接证据的证明力。


最后,人工智能浪潮将使建构演化、内生的伦理约束更为迫切。在传统观念中,建章立制似乎是被普遍采用的治理手段,但在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方面却不宜骤然为之。这当然是由于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向立法成熟性提出了挑战。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并未以“模仿人类”为进路,哪怕是其创造者对策略细节的把握也越来越困难。即使法律提出了针对性标准,如何将其周延地转译为人工智能目标函数仍是难题。


因此,人工智能立法预计将以原则规定开路、“负面清单”托底的方式体现审慎克制。与追求完备的外部监管相比,通过机器学习让人工智能形成正确伦理判准,对用户需求的善意程度进行价值判断并视情形予以处置,将更有望开启人工智能的向善未来。


 
来源:《法律与生活》杂志2023年5月刊
责任编辑: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