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锦旗里的故事 | 复兴路法庭:办好民生案,答好复兴卷
作者:贾兆迪  发布时间:2023-05-25 08:58:30 打印 字号: | |

七十载栉风沐雨

一代代接续传承

数千面锦旗背后

是海淀法院公正司法

守正创新的为民情怀

是海法法官辩法析理

胜败皆服的专业素养

回望锦旗里的故事

重温收获锦旗的温暖

凝聚继续前行的力量


一面荣誉锦旗

一封手书感谢信

一个肯定的眼神

一句真诚的话语......

变化的是形式

不变的是对干警的鼓励

对法院的认可,对司法的信任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

感受到公平正义”

从来不是一句口号

司法为民

复兴在路上

兼顾法情理,为老人维权撑起一把伞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为老年人权益保障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切实提升老年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复兴路法庭一直在行动。

年逾60岁的当事人老李所在的楼宇因停电检修,电梯无法正常运行,居民需使用楼梯上下楼。但是楼宇楼道只能通过楼梯间与电梯间之间的门投入光线,照明效果受限,并且因该楼宇年代久远,没有设置应急灯照明,紧急出口指示灯也存在破损的情况。老李在走楼梯下楼时不幸摔倒,被送至医院住院治疗。后老李将物业公司诉至法院要求物业公司对楼梯间进行维修,并承担医疗费用。

复兴路法庭的聂冉法官在收到案件后,深入调查事发楼宇楼梯间的照明情况,冷静分析当事人双方对损害结果发生原因力的大小,最终确定责任分配,老李承担30%的责任。同时,判令物业公司根据楼宇的情况维修楼梯间的紧急出口指示灯,守护居民出行安全,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收到判决后的老李向聂冉法官和法官助理吴思送来了锦旗:“小案件抽丝剥茧体察民情,大道理彰显正义无愧天平”聂冉法官兼顾法理、事理与情理,用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的司法裁判妥善处理了这起涉老纠纷,锦旗上的表述便是老年群众对这起司法裁判的认同。

融情促调解,柔性司法处理家事纠纷

家事纠纷重在一个“家”字,其背后除了法律层面的人身、财产关系,还有常年累积的情感与情绪的纠结。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在处理家事纠纷方面,复兴路法庭的法官们有着自己的独门绝技。

这一起继承案件当事人是姐弟关系,双方因为父母名下一套房产的继承问题无法协商一致,故诉至法院。庭审前,夏文慧法官通过电话联系双方,认真倾听诉求,不打断、不评判,让当事人积攒多年的情绪得以释放。在了解到双方还有其他遗产的争议后,夏文慧法官将涉案遗产和案外遗产一并处理,帮助达成一揽子解决遗产纠纷的方案,本案最终调解结案,姐弟两人握手言和,重归于好。事后,为了表示对夏文慧法官和书记员高岚的感谢,当事人送来“心系百姓,认真负责”锦旗一面。

家事纠纷往往因情而起,还需要用情来调。这是一起离婚后财产纠纷的案件,结案后当事人送来手写感谢信。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女方在内照顾家庭,男方在外赚钱打拼。两人离婚后,女方以其对家庭付出而使自身发展受到限制为由,将男方诉至法院,要求其支付精神损害赔偿。按照规定,精神损害赔偿需要在离婚诉讼中一并提出,女方的诉请应被驳回。但考虑到女方需抚养孩子,经济能力有限,王利丹法官决定多做一点工作,争取双方的调解。在法庭上,王利丹法官安抚女方激动的情绪,并帮助男方回忆女方对子女的照顾、对父母的关心。在长达一个小时的努力后,双方达成了调解,男方愿意给予女方部分赔偿。

家和万事兴。家事案件的调解工作是痛并快乐的,痛在于过程中的“剪不断,理还乱”,快乐是法官在当事人的握手言和中感受到的司法为民的成就感。


一句“谢谢你”,让我知道为何坚持

在收集锦旗故事的时候,法官助理李静臻说起了一个案件。这个案件没有锦旗、没有感谢信,有的是一句简简单单的“谢谢你”,却让人印象深刻。

老王是一起医疗事务责任纠纷的原告,他主张因医院的医疗事故导致他无法行走,要求医院承担相应的责任。考虑到他在外地且行动不便,郭晶法官采取电话沟通、线上开庭、邮寄材料等便捷的方式,尽可能“让当事人少跑路”。唯一的一次线下开庭,瘦瘦小小的老王坐在轮椅上被人推进法庭,李静臻帮他挪了挪桌子,以便他靠近桌子方便查找或者签写材料。这起诉讼中,双方矛盾较大,案件较为复杂,经过多次组织双方询问、开庭、移送鉴定,最终以原告撤诉的方式结案了。

做完撤诉的线上询问后,老王看着屏幕,缓缓的说:“书记员,最后我还是想说虽然这个案子我撤诉了,但我还是谢谢你,我可以感受到整个过程中你对我的耐心和善意。”李静臻没有想到自己微不足道的工作可以换来老王如此真诚的谢意,满受感动,这让她坚定了司法为民的初心,找寻到了工作的意义。

过了好几年,每每工作压力大的时候,这句话就像是加油站,鼓励她,治愈她。她想对老王说:“谢谢您,是您给我日复一日的平淡工作带来一束光。”

 
责任编辑: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