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党史,汲取力量

为学习党的奋斗历史并从中汲取前进力量,海淀法院第一速裁团队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前往中国美术馆,参观“美在新时代——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系列展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该次展览涵盖“致敬经典”、“墨韵文脉”、“塔高水长”、“美美与共”四大主题。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活动开展前,第一速裁团队党支部精心组织了多名党员同志对经典美术作品描画的重要党史进行重温学习,在展览现场对党的光荣历史进行了详细讲解,以此感召支部全体党员同志,时刻铭记党的奋斗历程,学习弘扬革命先辈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自觉转化为内生动力,坚持不懈地以高质量司法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欣赏经典作品,重温峥嵘岁月
在“塔高水长—弘扬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美术作品展”中,参与作品讲解的多名同志均精心准备了讲解文稿,从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讲述的重要党史、传递的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的精神等进行了精心讲解。

《而今迈步从头越》
“而今迈步从头越”画题源自以毛泽东同志创作的经典作品《忆秦娥·娄山关》,传递了革命先辈在娄山关大捷中百折不挠、奋勇前行的壮烈情怀。观展过程中,范芃同志深情朗诵了毛泽东同志创作的经典诗词《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第一速裁团队党支部书记王琰同志讲解了“娄山关大捷”的光荣党史。据资料记载,娄山关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险要关口,自古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1935年2月中央红军不畏艰难险阻,二渡赤水,回师黔北,攻下娄山关,揭开遵义大捷的序幕,取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王琰同志通过讲解画作描述的重要党史,号召支部全体党员在工作与生活中遇到艰难困苦时不要退缩,学习革命先辈锲而不舍、勇夺胜利的精神,在前进道路上,时刻葆有不畏艰难困苦的毅力、百折不挠前行的勇气。
《遵义会议会址》
马敬同志详细讲解了遵义会议的重要党史。据资料记载,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了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鲜明特点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确立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
《延安颂》
罗清雅同志带领同志们重温了延安时期的革命历史。据资料记载,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伟大长征的落脚点和伟大抗战的出发点。延安时期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实现历史性转折的关键时期。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奠基礼-欢庆直罗大捷》
杨朔同志详细讲解了直罗镇大捷的革命历史。据资料记载,伴随1934年至1935年6月期间国民党军对陕甘革命根据地第一、二次“围剿”失败,1935年7月下旬,国民党军队开始向陕北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直罗镇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加速了国民党营垒的分化,对以后的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为党中央奠基西北打开了新局面。
在重温珍贵党史的过程中,第一速裁团队党支部同志们深受感染,正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舍小家为大家,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深刻缅怀英烈、致敬英烈,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品赏国画经典,感受艺术底蕴
在“致敬经典—中国美术馆藏美术精品展”中,第一速裁团队党支部多名同志讲解了经典美术作品,党支部成员及受邀参加的群众在艺术之美中陶冶情操,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时代巨轮滚滚向前,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王芳同志精心讲解了作品《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据资料记载,该画作是李可染先生创作于1963年的美术作品,取题自毛主席《沁园春·长沙》中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作品的创新在于突破了元明清以来很多山水画构图中大幅度的留白,采用顶天立地式的构图显得群山更有气势。
《父亲》
吴晓晗同志精心讲解了巨幅油画作品《父亲》。据资料记载,该画作创作者为罗中立,《父亲》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超写实的手法,饱含深情地刻画出父亲的形象。画作中,烈日下的一位老农,在劳动的间隙手捧粗瓷碗准备喝水,大颗晶莹的汗水流过他脸上深深的沟壑。作者开创性地为一位普通劳动者绘制巨幅肖像,这对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美术创作中人物形象描绘的转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奔马图》
甄艺艺同志详细讲解了画作《奔马图》。据资料记载,该画作为徐悲鸿先生的经典作品,采用大角度透视的手法,以腾空的后腿和交叉在一起的前腿,展现奔马疾驰的速度。笔触雄厚,设色清淡,线条刚健,大有痛快淋漓、潇洒风流之概。画作笔力劲道,力透纸背,沉着而奋勇。徐悲鸿笔下的马是应时代背景而生的,它强健的生命力正是抵抗侵略的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的象征。徐悲鸿以马喻国,希望中国奔腾向前,展现了时代与民族的精神。
《潇湘竹石图》
最后,杨淑惠同志精心讲解了画作《潇湘竹石图》。据资料记载,该画作为苏轼的作品,采用长卷式构图,展现湖南省零陵县西潇、湘二水合流处,遥接洞庭巨浸的苍茫景色。“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画面中有一大一小两块石头,大石左右各有墨竹伸出。细加观察,墨竹是在大石的压迫下顽强生长出来的。大石左边的小石衬托出大石之巨,进而也说明了竹子生命力之旺盛,颇有励志色彩。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第一速裁团队党支部组织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旨在激励全体党员同志坚定理想信念,缅怀革命先烈,发扬光荣传统,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不畏艰难的精神,立足本职工作,真抓实干,顽强拼搏,为海淀法院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身的应有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