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跑出优化营商环境“加速度”,看海淀法院如何打造小额诉讼案件办理“快车道”!
作者:韩筱 李涵睿  发布时间:2023-09-15 20:04:32 打印 字号: | |

“感谢法官和调解员,不仅让我们双方的纠纷得以真正解决,还无需交纳诉讼费,近乎零成本解决了纠纷!”

向法院表达感谢的,是一起合同纠纷案件的双方当事人。被告公司因经营困难,未能如期向原告公司支付基站安装项目合同款项,引发诉讼。法院结合两公司经营实际,量身定制“诉前指导调解、庭前先予支付、庭审细化方案、庭后督促履行”四步化解法,最终通过小额诉讼程序调解解决双方纠纷,有效助力两家企业恢复经营、回血造血,实现挽救危困企业的良好效果。

为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再优化、再提升,海淀法院于今年年初,结合速裁工作实际,打造小额诉讼案件“三个一”快速办理模式,推动小额诉讼案件审理驶入“快车道”,该案的妥善化解,正是模式运行成效的生动体现。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8月,海淀法院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结案4574件,同比上升62.31%,小额案件结案数排名全市法院前列。


一图看懂“三个一”

打造一条全链条办理流转“快车道”,实现“立审执申”精细化对接

构建“一堂清”要素式审判机制,力争实现“一次庭审、当庭结案、当场给付”


健全一套专业化审判管理体系,组建小额诉讼专业团队,配套开展专项考核


小额诉讼案件“三个一”快速办理模式,主要从配强专业力量、优化审理模式和强化督促履行三个方面,为高质效解决辖区纠纷保驾护航。


专业化指引 打造“类案专办”团队 把好程序适用“方向盘”

去年以来,海淀法院持续优化小额速裁工作格局,科学调配骨干力量,在四大速裁团队中成立10个专办物业供暖、教育培训、金融借款、劳动争议等类型化纠纷的小额诉讼专业化审判团队,通过预先送达标准化《小额诉讼须知》等方式,全流程强化释明小额诉讼程序适用依据、权利义务和救济途径,推动实现当事人“自愿适用”“合意尽用”,充分发挥小额诉讼程序经济、便捷、灵活的制度优势,助力当事人低成本、高质效解决纠纷。

近三个月,金融速裁团队推动合意适用小额诉讼程序案件352件,涉案标的共计3057万余元,为当事人节约诉讼成本29万余元。


节点化推进 构建“快鉴快审+要素式审判”模式 按下实质解纷“提速键”

制定《小额诉讼程序办理流程节点管理办法》,分类细化“办理推进时间表”,形成《商事小额案件工作指引》等类型化办案规范,明确调解、送达、开庭、宣判等各节点时限,全流程压缩周期,力争将平均审理用时压缩至20日内。

充分利用诉前调解阶段时间,联合诉讼服务中心建立小额诉讼案件集约送达、简易鉴定“快速通道”,构建涉道路交通纠纷“快鉴快审”机制。在一起涉鉴定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中,引入鉴定人参与诉前调解成功化解纠纷,原告当庭收到赔付款项11万元,实现“事务性工作在诉前调解阶段完成”的目标。

坚持“当庭宣判、当庭给付”原则,推广适用要素式审判和要素式裁判文书,精准提炼类案审理要点,制作“要素表”并指导当事人当庭填写,力争通过一次庭审快速厘清、准确查明争议焦点事实,提升庭审效率,实现纠纷“一堂清”。

2021年至今,速裁团队通过要素式审判审结劳动争议案件1240件,平均审理用时缩短近30%,高质效化解企业用工纠纷的能力不断提升。


全流程保障 完善督促履行机制 建强权益保护“加油站”

在审判阶段组织当事人规范填写《当事人收款信息确认书》《自动履行告知书》,通过在调解书中增加履约保证和违约罚则等方式,督促裁判文书确定的款项当庭给付、即时结清。

在执行阶段为自动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的企业开具《自动履行证明书》,助力市场主体信用修复,强化守信正面激励,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



“法院的督促履行机制特别好,我很满意!”北京某商贸公司按期收到对方主动支付的全部调解款后,对小额诉讼程序的督促履行机制大加赞赏。

原告北京某商贸公司与被告北京某汽车服务公司因买卖合同产生纠纷,法官在充分了解双方对账情况及被告公司履行能力后,采用“背对背”调解方式快速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合意,当庭出具调解书并明确收款信息;履行期届满前,法官向被告公司送达《自动履行告知书》,并进行电话提醒督促,帮助企业按期兑现胜诉权益。

近三个月审结的商事小额诉讼案件中,自动履行案件占履行期限已届满案件的65%,切实推动纠纷实质化解,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海淀法院将继续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不断优化完善小额诉讼案件办理模式,充分释放便捷、高效、经济三大制度效能,切实实现程序适用率和群众满意度的“双提升”,努力跑出优化营商环境“最优速”,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责任编辑: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