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全面贯彻落实最高法院、北京高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进一步强化金融领域诉源治理工作、打造高水平金融法治协同平台,10月27日下午,海淀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第四速裁团队、上地人民法庭联合举办了“海法号”金融诉源治理直通车启动仪式暨海淀法院金融法治协同工作研讨会。
海淀区人大代表李少华、张雨佳、梁勇,以及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北京市银行业协会、北京秉正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中心、海淀区金融服务办公室、中央财经大学以及十余家金融机构的代表应邀参会。会议由上地人民法庭庭长赵晨主持。
通报+倡议
为金融诉讼治理工作划重点
“海淀法院受理的金融案件具有明显的辖区特色。”海淀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第四速裁团队团队长陈聪慧首先介绍了海淀法院金融诉讼治理工作的总体情况。
陈聪慧表示,近年来,海淀法院积极推动金融纠纷的源头化解、多元化解、实质化解,通过与金融机构对接、与行业调解组织联动、深化审判机制改革、聚焦纠纷实质化解,将诉源治理端口前置、纠纷解决阵地前移,切实提高金融审判效率、有效提升金融审判效果,为金融消费者提供了多途径、多层次、多种类的纠纷解决渠道,六类常规金融纠纷诉前调解成功率和诉讼调解成功率较去年同期均大幅提升。
会上发布了《优化法治金融营商环境 促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倡议书》,并由海淀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第四速裁团队侯艳蓉宣读。倡议书从坚持金融为民、坚持公开透明、坚持合规管理、坚持诚信经营、坚持积极主动、坚持多元解纷六个方面,倡导金融机构勇担金融为民的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策+建议
金融协同治理研讨干货满满
随后,与会嘉宾围绕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金融治理协同、助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
在第四速裁团队法官李海龙看来,“示范判决”“典型案例”的作用不容小觑。他表示,海淀法院会“培育”一批示范判决,并认真做好判后答疑工作,编制一批典型调解案例,全方位展示诉前调解的便利和优势,让当事人对于整个诉讼流程有更充分的认知,更愿意积极通过协商调解来解决纠纷。
“近年来,政府、监管和各级法院对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十分重视,本次活动能给金融纠纷的诉源治理工作带来更多便利”。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科长李若愚说。他提出,希望金融机构能及时转变纠纷化解理念,力争把纠纷化解在最前端;希望与法院、行业开展更加深入有效的合作,力求做到“简单纠纷不出机构,复杂纠纷不出行业,化解纠纷少去法院”。
“我们一直致力于将纠纷矛盾在非诉阶段化解”。作为北京地区银行业专门调解组织的代表,北京秉正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中心主任赖恽表示,希望能与司法部门、监管部门配合,共同加强对金融纠纷当事人的宣传引导,真正实现解纷关口前置;优化调解流程、简化调解手续,切实提升多元解纷机制的实际效果。
北京市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钢提出,希望法院能够推出更多的示范判决、典型案例,为金融从业者提供更明确的行为规范,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合理的行为预期;能够将诉源治理直通车开进更多的金融机构和行业协会,提供更具个性化的司法服务,切实提升金融机构的合规管理水平和风险评估能力。
“作为司法机关,还要积极延伸审判职能,与金融监管、行业协会共同搭建金融案件信息共享平台及金融风险预警平台,助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上地人民法庭副庭长程侠对嘉宾的期待给予了回应。“我们还要积极参与社区共建,下沉社区向老百姓做好金融普法宣传活动,真正帮助金融消费者认识风险、规避风险,理性投资”。
在研讨环节,多家金融机构代表结合工作情况与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热烈讨论。与会人大代表也围绕群众关切,对海淀法院金融诉源治理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代 表 关 注
海淀区人大代表李少华
此次会议是海淀法院促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再提升的有效探索,也是府院联动共同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有力举措,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海淀法院真挚的为民情怀、深耕基层诉源治理的责任担当以及聚焦提升金融审判质效的专业水平。建议充分发挥“海法号”金融诉源治理直通车的带动作用,深化常态化协同机制,进一步优化法治化金融营商环境,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海淀区人大代表 张雨佳
此次“海法号”金融诉源治理直通车启动仪式和金融法治协同工作研讨会,是海淀法院践行“公平与效率”、兼顾效率与效果的创新,我切身感受到海淀法院为民服务的初心和行动。建议海淀法院能够立足海淀区,发挥海淀区作为高新区的技术优势和数字经济发展优势,为辖区金融纠纷诉源治理工作提供更多数据支撑,创造更为安全、诚信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海淀区人大代表 梁勇
此次海淀法院金融法治协同工作研讨会为金融法治战线搭建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各方建言献策,集思广益,共同为加强金融协同治理和优化营商环境擘画了蓝图、明确了思路、提供了路径,务实高效,意义重大。建议进一步优化法治化金融营商环境,坚持不懈加强宣传教育,强化主体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专业意识和防范意识,持续提升纠纷化解能力,有效推动首都金融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副处长张鹏指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参与构建了北京地区金融纠纷源头治理工作格局,为金融监管与金融司法协同治理奠定了扎实基础,在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尝试。“一平台两机制”的落地,标志着北京地区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进入新阶段。她期待海淀法院以此次启动仪式为新的起点,率先建成彰显首善标准、符合群众需求、运行顺畅有效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聆听了各位与会代表的发言后,我深刻感受到金融监管部门、行业协会、行业调解组织、辖区金融机构对金融诉源治理工作、金融协同治理机制的迫切需求,海淀法院将认真研究、落实推进”,海淀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李盛荣表示,“海法号”金融诉源治理直通车正式按下了启动键,海淀法院将以此次启动仪式为首发站,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多定制化的“示范判决+案例通报+司法建议”三位一体诉源治理工作指导,进一步完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立足金融审判职能,不断推进法治化金融营商环境工作再优化、再提升;提升协同治理意识,与金融监管部门合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海法号’金融诉源治理直通车没有终点,海淀法院的金融诉源治理工作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