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官风采 > 法官出镜
张弓:持续耕耘,乐在其中
作者:李婧怡  发布时间:2024-04-28 10:25:57 打印 字号: | |

海淀法院第二届审判业务专家

党组成员、副院长 张弓


获奖感言

感谢院里为我们这届审判业务专家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典礼。另一方面也感到惭愧,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我看了大家的事迹,感到特别感动、收获良多。我一直在想,我们为什么需要举办一个这样的仪式呢?我们需要仪式,来纪念我们曾经做过的事情;我们需要仪式,来激励后来的人。所以我觉得今天这个奖并不是为了奖励我们个人,而是为了发扬、传承海法人深耕审判、勤于调研的精神,我想,这就是这个仪式的意义。在今天获奖的几位法官中,我年龄最大,我也要做好传承,继续带好新人,尽到我的职责。

采访人:李婧怡 

01您进入法院工作以来,从事过哪些类别案件的审判工作?不同类型案件审理的理念、模式有哪些差别?

我1996年进入法院,大部分时间都在民庭工作。来到海淀法院后又审理了知识产权案件、行政案件。不同类型案件的审判理念、审判模式有显著差别,法官需要特别注意。比如在婚姻家事案件办理中,要注重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在民商事案件中,要依法保护产权,尊重契约自由、平等保护等,维护市场交易的安全;在劳动争议案件中,要坚持倾斜保护原则和适度干预原则,还要注意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时时注意我们的判决结果是否会对行业的发展造成影响。

法官应在正确的审判理念指引下办理案件。审判理念的养成,建立在对法律原则精神的精准理解之上,也离不开对社会现实以及群众意愿的洞察。不管审理哪类案件,法官首先要运用法律思维,精准吃透掌握法学的基本原理;要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和社情民意。所有这些综合起来,才能保证法官正确地具体选择和运用法条,保证案件办理三个效果的统一。

02您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案件?面对疑难复杂案件或新类型案件,您有什么样的体会、经验和心得?

作为法官,我们会办理很多案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办得比较好的案件,也有办得有遗憾的案件。

有遗憾的案件,是我初任法官时办理的一个二审离婚案件。双方矛盾比较激烈,一审已经判离婚,二审争议主要在房子和孩子的抚养权上。我当时围绕双方争议焦点做了深入的走访调查,把财产情况弄得清清楚楚,最后作出判决,当事人也表示感谢。结果七八年过去,我偶然得知二人又复婚了。

这对我冲击比较大。我仔细回顾这个案件,其实当时也有蛛丝马迹,比如女方说过离不离都行,男方则在拿到判决后痛哭不已。我后来才意识到自己当时可能被二者对财产争夺的激烈冲突分散了注意力,应该围绕双方感情再做做工作,看看有没有和好的可能性。现在我办理离婚案件时,就首先会去审查夫妻关系能否继续维持。

另一个是一起建筑工程合同案件,发包方不认可承包方实际承担了某个工程的施工。审理中,承包方提交的证据有限。我当时怀有身孕、行动不便,但还是决定组织双方当事人、鉴定机构一起到建筑工地进行现场勘验。在现场,承包方清楚地说明了每一处工程细节和修建过程,我就知道这次勘验来对了。回去后,我又让鉴定单位就现场勘验情况出具了补充意见,再次开庭组织双方当事人质证。案件审结后,发包方非常认可判决结果。这个案子给我的启示就是,当事人有时会对司法公信力提出质疑,但只要我们的工作做到位,就能够赢得当事人的信服。

03裁判文书是法官的名片,承载着法官的智慧。您认为如何才能写出一份优秀的裁判文书?

作为法官,当你全盘考量所有因素,把思想和判断体现在文书上,而且能够得到社会认可的时候,它就是一篇优秀的裁判文书。

2018年,我担任审判长审理了闪送员起诉平台经营者确认劳动关系案。当时还处于平台用工讨论的初期,有关政策尚不明朗,学界也意见不一。我判决的主要思路是:无论这种关系性质如何、是否属于劳动关系,新业态下劳动者的基本权益都要得到保障。在新业态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企业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份判决也因此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尊重,获评2018年“社会法十大影响力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外文网站刊登英文裁判要旨,国际劳工组织也将它列为全球9个最知名平台用工案例之一。

所以,在判决中对社会现象和弱势群体给予真切的关注与同情,以法官的思考和裁判推动社会进步,这就是法官职业特别有价值的时刻。因为我所坚持的,有人会认同;我所认同的,有人会心存敬畏。

我还曾担任审判长审理过一对老夫妇起诉要求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的民事案件,他们的独生女因在公交车上与售票员发生冲突而不幸丧命。我们审理时,涉案售票员已被判刑。在本案的判决文书中,合议庭亮明了对涉案事件的鲜明态度,对老夫妇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对售票员的侵权行为表示了谴责,判处高额精神抚慰金。宣判后双方和社会层面都很信服,认为这是一篇充满人性光辉的判决。这个案子给我的启发就是,审判时要兼顾人民群众的情感。很多案子不在于判决金额的多少,而在于正义有没有伸张,有没有考虑人民群众的感受。如果当事人服判息诉、社会舆论充分认可,这篇判决就成功起到了社会引导作用。一个好案子和一篇优秀文书的能量可以超乎你的想象,也能持续激发你对法官工作的热情。

04我院成立了审判研究工作委员会,对于审判研究高度重视。您作为会长,同时也是法学博士、专家型法官,如何始终保持学术研究的能力和热情?您有什么学习习惯?

学术研究的热情,来源于想把案子办好,想把办案中发现的问题研究透。比如我写的关于财产保全的文章,就是因为在审判工作中遇到了较多涉及财产保全的问题。财产保全的滥用可能会给被申请人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有些案子甚至因此陷入被动,后期裁判难以进行。为此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分析和研究。所以说对于法官来讲,当你真正想解决审判业务中的难题时,你就会有学术研究的动力和热情。

同时,还得把热情持续下去。平时要多注意积累,有好的案例、想法立刻记录下来,空闲时尽快提笔思考总结。对于发现的问题要钻研透彻,形成成体系的总结或者研究成果,切忌浅尝辄止、挥手就忘。同时也不要为了写文章或者获奖而写,我们的文章一定要来自实践,体现解决问题的智慧。

05作为审判业务专家,对于院里的“后浪”们,以及有志于成为专家型法官的晚辈们,您有什么样的寄语?

法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社会科学,要不断地积累法律、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综合性思考的能力。

平时工作中,也不能只关心手里的案件,要关注学术动态,把二者结合起来。正如我们经常说自己会被一块石头绊倒,却没看到前面有一座山。作为法官,我希望大家能看到前面的山,同时也知道该如何去爬每一块石头。要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还要知道山怎么爬,水怎么渡。希望大家持之以恒、不骄不躁,持续提升各方面修养,为自己的每一次进步感到自豪。慢慢来不着急,每次有一点点进步就很好,这就是我给年轻法官的建议。

 
责任编辑: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