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下午,海淀区法院召开党组会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区委十三届七次全会通稿及全会精神,深刻认识优质的法治环境和有力的司法保障对海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要求把审判工作置于辖区新质生产力发展大局中谋划开展,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全力保障现代化强区高品质海淀建设。会议同时要求,切实将全会精神传达到每一个支部、每一位干警,确保全员覆盖。
会议认为,区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是关系海淀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十分重要的会议。全区上下在区委坚强领导下,以“当好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充分运用好“四区”政策叠加优势,主动扛起“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海淀担当,区委制定了《海淀区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实施方案》和配套文件,为全区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具体途径。
区法院将一如既往地把审判工作置于辖区新质生产力发展大局中谋划开展,发挥高素质法治人才和专业化审判优势,以保护科技创新为核心,激发创新活力;以明确规则为主责,发挥法治稳预期、利长远作用;以企业需求为关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服务大局为主线,全力保障海淀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核心要素地位,深化知识产权审判高地建设。持续推进知产“三合一”审判机制,依法妥善审理涉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类型案件,维护诚信有序的创新秩序,对“卡脖子”核心技术严格予以保护。积极运用诉讼保全、惩罚性赔偿等救济手段,提高侵权代价和违法成本,及时制止损害创新成果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企业商业利益,让“真创新”受到“真保护”。
二是聚焦战略性产业发展,优化新质生产力创新生态。探索海淀知产“数智枫桥”新经验,与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深化合作,为新兴行业领域提供“示范判决+司法建议”定制服务包,助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发展。完善“数智巡回审判”,以“法护数智法官工作站”为平台,结合海淀区率先开展的人工智能街区建设,对科创企业开展回访调研,精准提供“上门司法服务”,为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
三是聚焦海淀高质量发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完善“一线三面两抓手”综合治理机制,做好“专精特新”企业聚集区域法治服务工作。以商事审判机制创新保护核心技术,以柔性司法灵活创设司法举措助企纾困,以优质司法服务提升商业纠纷解决效率,最大限度降低诉讼对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良影响,以“数字法院”建设助力提质增效,以专业涉外民商事审判人才培养提升涉外审判工作水平,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四是聚焦高品质海淀建设,助力新质生产力各类要素聚集。海淀区正以数智化转型为重点,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在产业升级、空间调整过程中可能引发民事、行政、执行等纠纷,区法院持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做好“四提前”工作,保障辖区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依法审慎适用强制执行措施,以善意文明司法助力产业空间升级调整。完善劳动争议“三维联动”实质解纷机制,以实质解纷维护创新人才合法权益,切实助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聚集。